百家姓》相信是中国人最为熟悉的启蒙读物,哪怕无法背诵全文,但开头的“赵钱孙李”却定是人人皆知的。那么,为什么《百家姓》开头要用“赵钱孙李”四个姓氏呢?只是出于声韵考虑,让人读起来琅琅上口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我们现在说的《百家姓》其实是北宋初年的时候编纂而成的,该书最初收录姓氏411个,作者是生活在钱塘的一个书生,也被称为“钱塘老儒”。钱塘是今天的浙江杭州,在五代十国分裂时期,割据浙江地区的是吴越国,开国君主是吴越王钱镠,所以其“国姓”为“钱”姓。
吴越王钱镠非常的爱民,经常把孟子民贵君轻的教导挂在嘴边,他认为“免动干戈即所以爱民也。”即尽量避免战争,以保证老百姓的正常生产生活。钱镠还教育自己的后代,不要争雄称霸,要与中原的大国交好,借以保境安民。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着手结束五代时期的混乱局面,依次消灭了武平、后蜀、南汉、南唐等国。而此时的吴越国国君钱俶审时度势,为避免战乱带来的破坏,毅然决定“纳土归宋”,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入宋京开封。
因此,《百家姓》既是钱塘地区的书生所编,那么自然国君的“钱”姓要放在最前面。但因为吴越国先是称臣于北宋,后又北宋统一,“赵”姓成了唯一的国姓,故“赵”在“钱”前。而后面的“孙”姓则是钱俶正妃,即吴越王妃孙太真的姓氏。第四字的“李”姓则有两种说法:一是“李”字押韵且江南地区多李姓大族;二是因为“李”姓为吴越国的近邻、先被灭的南唐国的“国姓”,南唐后主李煜后以词作闻名。
总的来看,“赵钱孙李”四姓之所以作为百家姓的开头,是因成书年代与时代背景所造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