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
《百家姓》前世今生(十八)-1.jpg
【姓氏起源】
戴姓以谥号为姓氏。据《元和姓纂》记载,周王朝时,宋国的第11位君主死后,封谥号为戴公。其后他的子孙以其谥号为姓。另据《左传》所载,戴姓源出于姬姓,以国号为姓。
周初,周武王分封诸侯时,封有戴国(在河南民权县东)。春秋时被戴国楚国灭掉,失国后的戴侯子孙以国为姓。这就是与周王室同宗的姬姓戴氏。
【全国的分布】
早期戴姓主要发源于豫东一带。先秦时期,戴姓主要在其发源地豫东一带繁衍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戴姓不仅在江浙一带分布更为广泛,而且还有徙居今安徽、湖北的;盛唐之际,戴姓在陕西、湖南、江西等地均得以发展繁衍;宋元之际,由于战乱,戴姓人大举南迁;明朝时期,戴姓迁于陕西、安徽、河北等地;清代时有福建戴姓陆续不断迁往台湾及海外。如今,戴姓尤以江苏、浙江两省居多。
【姓氏名人】
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省)人,南宋诗人。他的部分作品指责当时统治者苟且偷安,表达了收复中原的愿望。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
戴名世:字田有,一字褐夫,号南山,安徽桐城人,清朝著名史学家。因家居桐城南山,后世遂称“南山先生”。他曾任翰林院编修。他刊行有《南山集》,其中有很多明朝正史以外的史事,触怒了清王朝,遂以“大逆”罪被杀。
戴望舒:原名戴朝寀,笔名艾昂甫、江思等,浙江杭县(今余杭市)人,现代派诗歌的重要代表人。其主要诗集有《雨巷》、《望舒草》、《寻梦者》、《灾难的岁月》等。
【姓氏文化】
五百年前是一家吗
许多人认为,同姓是一个老祖宗传下来的,几百年前是一家子。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完全正确的。古代小说中的壮士常拍着胸脯自道:某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在宗法观念极强的中国,改名换姓是一种极大的不得已,甚至是辱没了祖先。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姓氏也在改变。
中国的姓氏产生的原因很多,许多同姓不是同出一源。比如说,戴姓是一支周王朝初年封的戴国后裔;另一支是宋国宋戴公的子孙。再比如说,夏朝有个甘国,位置在现在陕西省户县一带,甘国国君的子孙就以甘为姓;周朝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破封在甘,这个甘是现在河南省洛阳一带,其子孙也以甘为姓。
以上所说的戴、甘两个姓,其来源是不相同的。也就是说,很多同姓在五百年前也不是一家人,尤其是人口多的大姓,大多数都有好几个来源。
【名人事迹】
《南山集》案
自满清南侵以来,对中原民族不但在军事上予以残酷杀戮,而且在经济上和文化上大肆掠夺和破坏,尤其是大量炮制文字狱,大搞文化压迫。
清朝文字狱集中发生在号称盛世的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其中戴名世《南山集》案就是最为著名的一例。时任翰林院编修的戴名世对清廷随意篡改明朝历史感到十分气愤,后来他通过访问明朝遗老和一些历史参考文字资料,编写了一本记录明末历史的《南山集》。
康熙五十年,《南山集》印出10年后,有人将戴世名告发,说其书中用南明年号并涉及多尔衮的一些内幕。康熙知道后大怒,于是下令凌迟处死戴名世。不仅如此,还要戴氏家族凡男子16以上者立斩,女子及15以下男子,统统发给满清功臣家族作奴仆。
与戴世名同乡地方孝标也难逃一劫,因为他曾为其提供过参考资料《黔贵记事》,遂与戴名世同样治罪。戴氏同族人有职衔者,一律革去。当时给《南山集》作序的汪灏、方苞、王源等处斩刑。凡与《南山集》有关的人,不是被杀问斩,就是沦为奴隶或被发配。最后由《南山集》牵连的人多达300人。
很多历史学家认为,之所以产生文字狱的心理背景,其实很简单。当权者内心有潜在的罪恶感和自卑感时,自顾形惭之余,对别人的一言一语,都会硬拉到自己头上,于是恼羞成怒,并采取强烈的报复。可以说,每一个文字狱,都是当权者神经衰弱、做贼心虚的一种反应。
《百家姓》前世今生(十八)-2.jpg
【姓氏起源】
宋氏起源于周代。周武王灭商后,以仁德为怀,并没有对前朝的王室“赶尽杀绝”,反而为了奉祀商汤,把大片土地封给纣王的哥哥微子,从而建立了宋国。公元286年,宋国被齐所灭,其后宋国公族子孙有一支则以国为姓,即为宋氏,奉微子为宋姓始祖。
【全国的分布】
宋姓的发源地在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带;秦汉时期主要繁衍于北方地区;隋代以前,宋姓分布于今河南、陕西、山东、浙江等省;唐初,有河南宋氏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在福建安家落户;到了清代,广东及福建地区的宋姓陆续有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远播海外地区。如今,宋姓分布广泛,山东、四川、河北等省亦多此姓。
【姓氏名人】
宋玉:又名子渊,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因曾任阑台令,故又称为阑台公子。他善辞赋,作九辩、招魂。与屈原并称为“屈宋”。流传作品有《风赋》、《九辨》、《笛赋》、《登徒子好色赋》等。
宋慈:字惠父,建阳(今属福建)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曾任广东、湖南等地点刑狱官。他所编的《洗冤集录》是世界第一部法医学专著,对法医学的发展起了重大贡献。
宋教仁: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是为宪法流血的第一人。1913年,进行国会选举时,他进行了多方游说,提出以多数党资格组织责任内阁,以制约袁世凯,后被袁世凯杀害。
宋庆龄:又名庆琳,原籍广东文昌(今属海南省),生于上海。1915年,她同孙中山结婚。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名誉主席等。
【姓氏文化】
宋姓楹联
宋姓家族专用楹联,即宋姓家族常用族中名人嵌作楹联,以示彰扬,并表明自己是正宗的宋姓之后。以前曾有联云“文苑英华”,“明廷圭璧”,典出宋白、宋璟。“节高拒马”,“理悟谈鸡”,典出宋纤、宋处宗。
宋氏通用楹联还有:“广平守法,皇嗣延师。”上联典出宋璟,唐开元十七年拜尚书右丞相。授府仪同三司,进爵广平郡开国公,经武、中宗、睿宗、殇帝、玄宗五帝,在任52年,善守法以持正;下联典出宋濂,明太祖为郡学五经师,曾受命授皇太子经,官至翰林学士。
此外,还有联云“父子同馆,兄弟联科”。上联典出宋代宋皋、宋绶父子,同值集贤馆,世以为荣;下联典出宋代宋庠、宋祁兄弟,同举进士,皆以文学著名。
【名人事迹】
空穴来风
有一次,宋玉跟随着楚襄王在兰台宫游玩,忽然有一阵凉风呼呼地吹来。楚王觉得让风吹到感到非常的舒服。于是他不禁感叹道:“这风吹得我好畅快呀!这是我和百姓共同享受的风吗?”
宋玉说:“这风只是大王独自享有的风罢了!百姓哪能与您相比呢?”楚王听后惊讶地说:“风是从天上吹过来的,不管高尚的,还是低下的,都会吹他们身上。如今你却说风是我独有的,这又有什么道理呢?”
宋玉答道:“我听我的老师屈原说过,树分叉的地方,常有鸟来筑巢;有空隙的地方,就会引来风吹。由于地位不同,风自然就两样了。”
后来,人们根据宋玉所说的话概括出了“空穴来风”这个成语,用来说明人说话或者做事不谨慎、不周密,就会给人找到了责怪的借口。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百家姓》前世今生(十八)-3.jpg
【姓氏起源】
纪姓以国为姓,出自姜姓。据《元和姓纂》所记载,夏、商时期,中原有一个诸侯国纪国(今山东省寿光县纪台县),乃是炎帝神农后裔的封国。春秋时期,纪国被齐国所灭,纪国王族子孙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纪。
【全国的分布】
纪姓发源于今山东寿光一带。春秋时,纪姓在甘肃天水郡发展成望族,世称天水望;唐宋时,纪姓向沿海迁移;到了明清时期,纪姓更进一步向台湾迁移,逐渐发展成为大姓。如今,纪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北京、江苏、山东等省市多此姓。
【姓氏名人】
纪钧: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清朝名臣、目录学家、文学家。乾隆年间任《四库全书》总纂官,并主持写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及《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另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纪文达公遗集》。
纪信:字成,成纪(今甘肃天水市)人,是楚汉之争时保护刘邦有功的著名将领。在一次楚汉交锋中,为掩护刘邦逃跑,假扮刘邦,后来被项羽生擒斩首。
纪政:中国台湾省世界著名女子短跑运动员,被誉为“东方羚羊”。1971年,纪政女士被美联社评选为全球最佳运动员,后担任中国台北田径协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台北奥委会委员。
【姓氏文化】
《阅微草堂笔记》
清朝短篇志怪小说《阅微草堂笔记》是当时的文学家纪钧所编,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开始编写,至嘉庆三年(1798年)完成。全书虽谈狐说鬼,不脱旧时迷信的习性,但正文结构谨严,论断精确,可谓是一部传奇之作。
全书藉由一些志怪的描写,以折射当时官场腐朽昏暗堕落的百态,进而反对宋儒的空谈性理疏于实践之理气哲学,并且讽刺道学家的虚伪矫作卑鄙,旁敲侧击地揭露了社会人心贪婪及保守迷信。
此外,纪昀在书中也对处于社会下层的广大人民悲惨生活表达出了深刻的同情与悲悯。在每个故事结尾处作者都写有评语,以衡平的语气来评断其故事来龙去脉理事曲直之所在或其有否通情达理之处地。
在清代大量的笔记小说中,《阅微草堂笔记》可谓独树一帜,鹤立鸡群,成为唯一能够与《聊斋志异》相媲美的作品,人们把这两部作品誉为清代笔记小说中的“双壁”。
【名人事迹】
梦笔生花
纪少瑜是南朝有名的文士,他从小就爱读《六经》,善于谈吐,对答如流,深受当时读书人的钦佩,后来做了东京大学士。
相传,纪少瑜小时候并没有太出众的才华,但是他学习很用功。他的诚心感动了文神。有一天晚上,纪少瑜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他梦见著名的文人把一支笔送给了他,并告诉他用这支笔能够写出最好的文章。纪少瑜梦醒之后,果然在枕边发现一支特别精致的毛笔。从此,纪少瑜的文章真的是大有长进。最终,他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士。
“梦笔生花”也写作“梦笔”,是用来表示才思日进的典故。张孝祥在《鹧鸪天》就用到了:“忆昔彤庭望日华,匆匆枯笔梦生花。”
《百家姓》前世今生(十八)-4.jpg
【姓氏起源】
古代的人们很迷信,很多军国大事,事先都要先进行占卜后再决定是否行动,所以古代巫师的地位是很高的。巫师分为占卜、记录和致辞三种,分别叫巫、史、祝,合称巫史祝。其中负责致辞的祝,不但需要伶俐的口齿,而且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因而担任祝的人,往往为世袭,久而久之,人们就以职称呼,逐渐变为祝氏,这是最早的祝氏。
另据《元和姓纂》所记载,周初,周武王分封诸侯时,封有祝国(故城在今山东省长清东北祝阿故城),祝侯是黄帝的后裔,后来祝候的后代子孙就以国为姓,这是祝姓的另一支来源。
【全国的分布】
祝姓发源于今山东长清。唐时,特别是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之后,祝姓由河南避居湖北,或由陕西越秦岭进入四川;两宋时期,祝姓在北方趋于沉寂,而南方之祝姓却日益兴盛起来;明初,山西祝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山东、陕西、湖南等地;清初,两湖之祝姓伴随湖广填四川的风潮入迁四川。如今,祝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安徽、四川等省多此姓。
【姓氏名人】
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明朝文学家、书画家。与唐伯虎、徐真卿、文征明并称吴中四才子。著有《前闻记》、《九朝野记》、《祝氏集略》、《怀星堂集》等。
祝世禄:字世功,江西德兴人,著名明朝学者。明万历年间进士,官至尚宝司卿。著有《环碧斋》、《祝子小言》、《环碧斋小言》、《环碧斋诗集》等。
祝嘉:字明甫,号西涧,浙江秀水人,著名清朝诗人、画家。善画梅,工诗。著有《西涧诗钞》。
祝大椿:字兰舫,江苏无锡人,清末著名民族资本家。曾开设源昌号,经营煤铁五金,兼营轮船运输、开办机器缫丝厂、源昌机器碾米厂、机器五金厂等,工业资本总额达上百万。
【姓氏文化】
领谱字号
古代的家谱只允许在家族内部收藏,严禁随便外传。为了确保族人能够悉心收藏,不遗失,不外传,家谱修成以后,每部家谱都编定一个特定的号码,各方的领谱人按号码领取家谱,称为领谱字号。
领谱字号就是家谱的编号,与此相对应,家谱上还记载着印谱的总数、分发各房谱数及领谱人的姓名等内容。一旦领谱字号出现外传或损坏,就能清楚地找到责任人;同时,领谱字号也能有效地防止外族的人伪造家谱,冒认宗亲。领谱字号有的套用现成的字书如《千字文》,也有自己编写的。
【名人事迹】
只恨妾身生太晚
明代的浮白斋主人在其著作《雅谑》中讲述这一个有趣的故事:
相传,有一个人叫卢公,他晚年丧偶,后来又娶了一位年轻漂亮的祝氏为妻。但是这个祝氏不太喜欢卢公,因为他觉得卢公年龄、容貌跟自己相差得太远,根本不相配,所以她为了此事整天愁眉苦脸,郁郁寡欢。
卢公看祝氏不开心的样子,就体贴地问道:“娘子,你是不是嫌我老了?”祝氏回答道:“不是。”卢公又问:“那你是不是嫌我的官职太低了吧?”祝氏摇了摇头说:“也不是。”卢公百思不得其解,又问道:“既然不嫌我年纪大,不嫌我官小,那么你为什么整天不开心呢?”最后,祝氏忍不住了,就吟了一首诗:不恨卢郎年纪大,不恨卢郎官职卑,只恨妾身生太晚,不见卢郎少年时。
《百家姓》前世今生(十八)-5.jpg
喜欢的话请转发点关注!
免责声明:文章素材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同时文章仅代表本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