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
《百家姓》前世今生(十七)-1.jpg
【姓氏起源】
萧姓是以国名为姓氏,源于子姓。据《元和姓纂》载,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十分勇猛的大将叫南宫长万,曾被鲁国俘虏过,宋闵公多次以俘虏的事取笑南宫长万。公元前682年秋的一天,宋闵公同南宫长万在后宫时再次嘲笑了南宫长万。恼羞成怒的南宫长万,一拳就把宋闵公打死了。接着他又杀死大夫仇牧和太宰华督,另立公子游为君,宋国公子纷纷逃往萧邑(今安徽萧县)。
萧邑大夫是宋国的公族弟子,名叫大心。大心率王族子弟,诛杀了南官长万及其同党,平息了这次内乱。闵公的弟弟宋桓公即位后,就把大心封在萧为附庸国,称为萧叔。后来,萧国被楚国所灭,萧叔的子孙就以国为姓,奉萧叔为萧姓始祖。
【全国的分布】
萧姓最早发源于今山东省;秦汉时期,萧姓进入第一个发展迁徙时期;三国魏晋时期,战乱频繁,萧姓大举南迁;唐宋时期,萧姓已广布于山东、河北、安徽、福建等地;元明清时期,萧姓徙居于四川、湖南、江西等地。今日萧姓在我国分布较广,尤以湖南、江西、湖北、四川、广东、山东等省多此姓。
【姓氏名人】
萧何:西汉初期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沛(今属江苏沛县)人。他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
萧统:字德施,南兰陵人,南朝梁著名的文学家,梁武帝之子。少时遍读儒家经典,善词赋,编辑成《文选》30卷,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章总集。
萧朝贵:武宣县河马乡人,太平天国将领,金田起义的核心领导人之一,后被封为西王。
萧良有:明代汉阳(今湖北省武汉)人,少时聪颖异常,被人称为“神童”,万历中会试第一。著有《玉堂遗稿》。
萧太后:名绰,字燕燕,契丹人,历史上被称为“承天太后”,辽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军事家。
【姓氏文化】
萧衍提倡僧人吃素
汉朝时,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规定,脱俗为僧人入寺须遵守“五戒”。佛门“五戒”中的首戒即是“不杀生”。佛教的“不杀生”是指自己不直接或间接杀生,只要你不见、不闻、不疑是杀生,就不算犯了杀戒,这种肉也就是可以吃得“净肉”。
“僧人吃素”的戒律是从何开始的呢?“僧人吃素”是由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大力提倡才形成的。萧衍是历史上著名的一个信奉佛教的皇帝。他为了维护其统治,控制佛教,曾三次舍身入建康(今南京)寺院,出家食素。每次都是由臣子们集资把他从寺中赎回继续当皇帝的。
萧衍曾撰写过《断酒肉文》、《与周舍论断肉敕》等,极力鼓吹僧人不得食酒肉。因为他是皇帝,僧人怎敢不遵而行之?所以在南北朝梁武帝萧衍以后,“僧人吃素”才成为汉族僧人特有的戒律。
【名人事迹】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出自宋·洪迈《容斋续笔》。
西汉年间,萧何向刘邦推荐了善于用兵打仗的韩信做大将军,使之为汉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汉高帝十一年,刘邦当时在前线讨伐陈希,有人密告韩信与陈希通谋,要杀吕后和太子。随后,吕后与萧何商议,由萧何出面对韩信说,陈希已被击败,让韩信立即入朝相贺。韩信相信萧何,便入了宫。吕后就命令武士把韩信捆绑起来,不经审讯,就斩首了。
韩信的成功是由于萧何的大力推荐,韩信的败亡,也是萧何出的计谋。因此民间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句俚语。后来人们比喻事情的成败、好坏都由一个人或一件事情造成。
《百家姓》前世今生(十七)-2.jpg
【姓氏起源】
邵姓主要是以封地为姓氏,出自姬姓。据《通志·氏族略》载,周文王之子召公奭,封邑于召(今陕西省东岐山西南),称为召公,后又封于燕国(今河北北部)。他派长子去管理燕国,自己留在镐京(今陕西省长安县)任太保。在整个周王朝时代,召公的子孙在周王室中地位一直十分显赫。公元前222年,秦国灭掉了燕国,于是召公的后裔就以原封地“召”为姓。汉代以后,召姓后裔又把“召”改成“邵”,从此诞生了邵姓。
【全国的分布】
据有关史籍记载,燕国灭亡后,其王族子孙主要散居在中原地区,包括今河北南部、河南、安徽西部;三国魏晋时,邵姓主要聚居于河北安平及河南安阳、汝南一带;唐宋时期,浙江、安徽、福建多有邵姓居住;明初,邵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安徽、浙江、山东等地;清朝开始,有邵姓迁至台湾及海外地区。如今,邵姓主要分布在甘肃、江苏、安徽等省。
【姓氏名人】
邵雍:字尧夫,谥康节,范阳(今河北省涿州)人,北宋著名哲学家。精研周易,创立象数之学。著有《宋史》、《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
邵光祖:字弘道,河南人,元朝著名学者。好儒学,非圣贤之书不读。吴中学者称其为“五经师”。
邵普涵:今浙江余姚人,清代著名的经学家、历史学家。他还长于经学,撰有《尔雅正义》,成为训诂学的重要著作。他还曾参与纂修《继三通》、《八旗通志》等书。今天的《四库全书》史部典籍,多出自他手。
邵飘萍:浙江省金华人,近现代著名记者、报人。曾因反袁流亡日本,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被奉系军阀杀害。著有《新闻学总论》、《实际应用新闻学》等,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新闻理论著作。
【姓氏文化】
邵雍墓
邵雍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平等乡西村的山坡上。墓地东临伊水,西依紫荆山,南北长89米,东西宽48米,占地面积1764平方米。自宋代起,经明、清、民国时期多次修整,规模宏大。
邵雍墓呈圆锥状,高2米,周长10.8米,沿墓家底部砌有高1米的八角形青砖护冢墙。墓冢墙南侧平面上砌石碣一块,上刻“新安伯”三字。石碣南为墓碑,上书“宋先儒康节邵夫子墓”。墓南建有石坊,始建于明宣德三年,后毁。清乾隆十七年重建。石坊由青石砌成,底柱四根,呈正方形,石坊檐下,挂有“安乐佳城”石厦额。
墓园中央有庵堂三间,是1968年在原址上重建。最南端是山门,始建于明宣德三年,清乾隆六年重修。山门面南而开,青砖门墙两边均嵌有石刻对联,上联为“山后无诗啸月嘲风留去壤”,下联是“画前有易蹑根探窟见先天”。山方有石刻匾额,上书“邵夫子墓”。在山门通往墓冢的神道两侧有石狮一对,威武庄严。1963年,被河南省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又进行了修葺并建围墙。
【名人事迹】
甘棠遗爱
“甘棠遗爱”出自《诗经·周南·甘棠》。
周初,召公出任太保一职,与周公旦分陕而治。陕以西由他治理,陕以东的地方归周公旦治理。相传,召公在汉水流域了解民间疾苦时,曾在一棵甘棠树下下自己搭了一个草棚,在那里办公、过夜。召公把自己分管的地方治理得有条有理,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因此,召公备受辖区及周境内百姓的爱戴。
后来召公死后,人们都很怀念他,精心保护这棵甘棠树,并编了一首歌谣《甘棠》来颂扬他。歌谣的大致意思是:茂盛的甘棠树,不要剪它,不要砍伐它,不要攀折它,因为召公在这里搭过草棚休息过。这首歌谣不但体现了召公广施仁政的博爱之心,而且也留下了“甘棠遗爱”的千古美谈。
《百家姓》前世今生(十七)-3.jpg
【姓氏起源】
汪姓最早源于商代汪芒氏之后。传说上古时大禹治水成功后,舜就把皇位让给了大禹。有一次,大禹出巡时,见路上有一队囚犯。他下车询问,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他自己流下了眼泪。左右人员问他:“罪人不守法,你为什么哭呢?”大禹说:“尧、舜是圣人,他们管理天下时,百姓都向他学习,所以天下没有犯人。现在到了我的手下,百姓却各人只管各人,所以犯法,我能不痛心吗?”
后来,他在会稽召集天下诸侯研究如何治理天下大势,各路诸侯都到了,唯独汪芒国国君防风氏没有来。这个部落是一个巨人部落,每个族人都身高三丈有余,且各个力大无穷,所以防风氏持勇而骄,不把大禹的命令放在眼里。
最后防风氏才姗姗而来,并且口出狂言,大禹就把他处死了。后来他的子孙逃亡到湖州汪芒山里躲了起来,改称汪芒氏。战国时期,楚国灭掉了越,汪芒氏也被攻破,他们又逃到安徽南部的歙县一带,改称汪氏,至此就有了汪姓。
【全国的分布】
汪姓发源地为山东、安徽歙县和浙江武康等地;唐代以后的江西、贵州、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的汪姓,大多是从安徽迁徙过去的;两宋时,汪姓继往开来之昌盛,并已成为全国著姓之一;元末明初,汪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的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湖北、河南、东北等地;到了清代,福建及广东地区的汪姓陆续有人移民台湾及海外。如今,汪姓分布很广,安徽、湖北、江苏、浙江等省。
【姓氏名人】
汪伦:又名凤林,唐开元间任泾县令。卸任后,他就搬到了泾县的桃花潭畔居住。大诗人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还为其题诗《赠汪伦》。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著名诗人。著有《醉歌》、《湖州歌》、《越州歌》等。
汪中:字容甫,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清代学者、骈文家,对经学、方志学等均有著述,尤精于先秦诸子之学,著有《述学》、《广陵通典》、《容甫先生遗诗》等。
汪文升: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书法家。康熙年间的进士,善工诗、古文、尤善书法,与两兄一弟合称“吴门四汪”,著述甚丰。
【姓氏文化】
族规家训
族规家训在家谱中名称各异,如家诫、家教、家约、家法、家言、家书、家规、家议、家范、家训、宗禁、祖训、族规、族约、规范、规矩等数十种。它要求所有家族成员必须遵守的各种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其目的是为了使子孙后代永远存续家族、光大族望,不致因行为失当而败坏家业。
族规家训分为两类,一是强制性的法规,另一个是诱导性的说教。其内容包括财产继承、婚姻、祭祖祀宗、忠君孝亲、家庭教育、日常生活,甚至还包括水源保护、森林保护等等,几乎涉及到了家族生活的各个领域。如以忠孝节义为本,以勤俭耕读为家的江州义门陈村,成为古代封建家族的典范。宋真宗曾题诗“聚居三千口人间第一,合炊四百年天下无双”。但是在他们的家法中,关于吃饭问题的家规就有六七条,从烧饭到吃饭、从日常吃饭到节日会餐都有详细的具体规定,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名人事迹】
《赠汪伦》
汪伦自泾县卸任后,一直留恋附近的桃花潭,后来他将全家由黟县迁往泾县。有一次,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阳家,便写信邀请李白来家里做客。
李白爽快地答应了,并如约而至。汪伦留李白连住数日,每日以桃花潭水酿成的美酒相待,他还送给李白八匹名马和十段官锦。后来,李白在东园古渡乘船想去万村,然后再登旱路去庐山。汪伦为李白专门设宴送行,并歌唱民间的《踏歌》相送。李白被汪伦此番盛情深深感动,临别时他作了一首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赠汪伦》也道出了两人之间的情谊。汪伦也因而名留千古,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没有不知道的。
《百家姓》前世今生(十七)-4.jpg
【姓氏起源】
毛姓是以国名为姓氏,源出于姬姓。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武王灭商以后,封八弟叔郑为毛国(今陕西扶风一带),人们便称叔郑为“毛伯”。毛伯在周成王时曾任司空,又称毛公。后来,毛伯的子孙就以国为姓,就是毛氏,奉毛伯为毛氏的始祖。
【全国的分布】
毛姓早期主要是在北方发展繁衍。春秋时期,由于发生内乱,毛姓大举南迁;唐末五代以后,毛姓除居于河南、河北、山东、甘肃等地。如今,毛姓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的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广西、四川等地。
【姓氏名人】
毛遂:战国时赵公子平原君的门下食客。他曾自荐求助于楚国,后获得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
毛亨:鲁人(今山东曲阜),西汉时期著名学者,也是“毛诗学”的开创者,曾作《毛诗训诂传》,世称“毛诗”,流传千古的典籍《诗经》就是由《毛诗》传下来的。
毛晋:原名凤苞,字子晋,常熟人,明朝著名学者。他博学多识,篆刻古书,流布天下。著有《苏米志林》、《明诗纪事》、《毛诗陆疏广要》、《海虞古今文苑》等。
毛庚:原名雝,字西堂,钱塘(今杭州)人,清朝著名书法家、篆刻家。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1976年9月9日,83岁的毛泽东在北京逝世。
【姓氏文化】
毛氏宗祠
毛氏祠堂是韶山毛氏家族的总祠堂,最初建于1758年。整个祠堂的建筑面积大约为700平方米。祠堂的房屋分为三进。第一进为戏楼:楼的中部是戏台,能容纳数十人登台表演。楼两侧是化妆室。楼下中部有一个小厅,两侧各有一个厢房,左边是庖厨地,右边是酒饭舍。第二进为中厅:这里是全族办公、讲约、祭祀和摆酒设宴的地方。第三进是敦本堂:堂中摆放历代祖宗的牌位。堂的左边是住宿处,右边是钱谷、祭器等物的收藏处。
1925年,毛泽东曾在此祠办过农民夜校。杨开慧是该夜校的负责人,并在夜校讲过课。1968年,有关部门对该祠堂进行了维修,使其保持20世纪20年代原貌并对外开放。1972年9月,湖南省将该祠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人事迹】
毛遂自荐
公元前257年,秦国攻打赵国,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此时赵国的形势非常危急。平原君为了挽救自己的国家,决定去楚国求援。平原君准备从自己的三千门客中挑选文武兼备的随从20人。但左挑右拣,只有19人合平原君的要求。
正当平原君左右为难之时,他门下的食客毛遂主动要求跟随着一起去。平原君认为毛遂刚来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不想带他去。毛遂说:“先生您觉得我好像没有什么本事,那是因为一直没有我施展才华的机会。如果您能给我一个机会,如锥处囊中锋尖立现,我就会脱颖而出的。” 平原君念他诚心可嘉,只好带他一起出使到楚国去。
来到楚国,见了楚王以后,平原君与之商讨合纵抗秦之事。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痛陈利害,但是谈了很长时间也没谈出什么结果。此时毛遂恼火,按着佩剑走上台阶,对平原君说:“合纵抗秦一事,利害得失一句话说清楚就可以定夺,怎么从日出谈到中午还不能决断?”楚王见毛遂倨傲无礼,怒斥说:“还不下去?我和你主人讲话,你来干什么?”
毛遂按剑,继续向前说:“您大声呵斥我,只不过依仗楚国人多,可是现在您的命运掌握在我的手中。” 毛遂语带威胁,咄咄逼人,楚王不敢轻心。于是毛遂力陈秦国侵略楚国的史实,以此唤起楚王的耻辱之感。最后楚王终于同意与赵国结盟,共同抵抗秦军。
听到楚国要发兵救赵的消息后,秦国就撤了兵,赵国终于化险为夷。平原君感叹地说:“毛遂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毛遂自荐”由此而来,后人比喻不经别人介绍,自我推荐担任某一项工作。
《百家姓》前世今生(十七)-5.jpg
喜欢的话请转发点关注!
免责声明:文章素材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同时文章仅代表本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