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中国人的姓氏,是家族来源和血缘关系的文字符号。在约3400年前的商代甲骨文中,已经有明确的姓氏文字。从古史传说算起,华夏先民开始使用姓氏时间可推到原始社会后期,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
中国姓氏是原始社会后期社会发展的产物。旧石器时代末期,华夏先民开始摆脱原始群状态,进入氏族社会。当时人们为了优化种族繁衍,为了制止乱伦、乱婚等现象,氏族实行族外婚制,确立了区分各个氏族的图腾符号。后来,图腾符号逐渐演变成了能够更直接表明氏族世系的称号:姓氏。在氏族社会,姓和氏是分开的。姓用于指称源于同一始祖、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人,氏用于指称某个具体氏族中的人。
最初是母系氏族社会,女子具有生育能力,地位高贵。一个部落的强大与部落女性的生育能力息息相关。那时,没有夫妻制度,没有父亲的概念,生下来的孩子跟母亲生活,姓也随母亲。汉代许慎《说文解字》里说,“姓,人所生也……从女从生”,上古有八大姓,姜、姬、姚、妫、姒、嬴、、妘,都包含了“女”字。许慎《说文解字》上说:“神农居姜水,以为姓。”“黄帝居姬水,以为姓。”“虞舜居姚虚,因以为姓。”“虞舜居妫汭,因以为氏。”“少昊孙台骀后封于姒,因以为氏。”“嬴,少昊氏之姓。”“黃帝之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姞其一也。”“祝融之后姓也。祝融者、颛顼之子黎也。”现在中国的大多数姓氏都是由这八姓演化而来。
姓是族号,氏是姓的分支。氏通常按其居住地或某种动植物、无生物来命名,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姓姬,号称轩辕氏、有熊氏、天鼋氏,炎帝姓姜,号称连山氏、烈山氏。《国语》记载,“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炎帝以姜水成,黄帝以姬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炎帝生活在姜水流域,故以姜为姓。黄帝居住在姬水旁,故以姬为姓。
母系氏族社会渐渐由父系氏族社会过渡,世袭君主制度成为主流,于是国君们竭尽所能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周朝的宗法分封制度由此而生,周武王册封的诸侯达到1000多家。姬姓是天子周武王的姓,因此姬姓诸侯最多,有53家;姜姓则是开国功臣姜子牙的姓,因此姜姓诸侯也不少,有齐、吕、申、许、纪等国。周朝宗法分封制度实行了800年,促成了氏的大爆发。姬、姜两姓在周朝宗法分封制度的推波助澜下,衍生出大量的氏。
据统计,姬姓直接衍生出了周、吴、郑、王、鲁等411个氏,占《百家姓》总数的82%。从姜子牙开始,姜姓衍生出吕、许、章、齐、高等102个氏。秦汉以来,姓氏合为一体,周朝的姬姓成为了实至名归的万姓之主,姬、姜两姓的始祖炎黄二帝当然成为华夏儿女的始祖。
中国姓氏起源-1.jpg
◎免责声明:图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