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诗经》来取名——杜如晦-1.jpg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郡(长安)杜陵县人氏。唐初名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与房玄龄一起并称“房谋杜断”,同为唐太宗股肱之臣。
其父杜吒,曾任隋朝襄州刺史,生有三子,如晦为次子。“如晦”一名出自《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此处“风雨”象征乱世,“鸡鸣”象征君子不改其度,后世诸多士人君子,常以虽处“风雨如晦”之境,仍要“鸡鸣不已”以自我激励。
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杜如晦自少聪悟,好谈文论史,性豪有英气,风流倜傥一彬彬书生也。然胸怀大志,遇事果敢有决断。
隋炀帝大业年间,杜如晦被征为预备官员。时吏部侍郎高孝基颇重之,语曰:“君异日当为栋梁用,愿保令德。” 后补授杜如晦为滏阳县尉,官小俸少,不久杜如晦便弃官而回。
时秦王李世民平定京城,遂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太子李建成恐秦王府内英才云集,日后于已不利,因以朝廷名义将秦王手下文武陆续外调任职。
房玄龄见状,言于李世民:“府僚去者虽多,不足惜也。杜如晦聪明识达,王佐之才。大王您如欲经营天下,非此人不可!” 李世民闻言大惊,急将杜如晦追回。
如何用《诗经》来取名——杜如晦-3.jpg
杜如晦常从秦王征伐,参与机要、军国之事,剖断如流,深为同僚敬服。
在平定薛仁果、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的战争过程中,杜如晦作为李世民高参,对军旅戎事剖断如流,深为时人敬服。
太子李建成尤为忌惮杜如晦,曾语齐王李元吉:“秦王府中可惮之人,惟杜如晦与房玄龄耳。” 后太子阴向李渊谮毁房、杜,二人同被逐出京师。
杜如晦虽被外调,然时刻关注京中举动。后接秦王令,与房玄龄一同潜回秦王府谋划玄武门之变。政变成功,太宗即位,论功与房玄龄等同,杜如晦迁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
如何用《诗经》来取名——杜如晦-4.jpg
贞观初年,杜如晦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制定典章,品选官吏,两人配合默契,同心辅佐太宗,一时好评如潮。时人皆谓如晦长于断,玄龄善于谋,后世论唐代良相,首推房杜。
贞观四年,杜如晦病重,太宗亲至杜府探望,抚之流泪,为安其心,在其咽气前特超升其子杜构为尚舍奉御。
如何用《诗经》来取名——杜如晦-5.jpg
杜如晦虽有太宗之垂爱,终抵不过疾病无情之侵,卒时年仅四十六。太宗哭之甚恸,废朝三日,赠司空,徙封莱国公,谥曰成,并手诏为制碑文。
《旧唐书》载:一次,太宗食瓜,因味美忽忆起杜如晦,怆然泪下,遣人以所食之半奠于杜如晦灵前。又一次,太宗夜梦杜如晦,醒后告之房玄龄,不用唏嘘,遂送御馔以祭奠。每逢杜如晦忌日,太宗必遣尚宫至杜家慰问其妻子。
如何用《诗经》来取名——杜如晦-6.jpg
另唐太宗对杜如晦之宗族子弟,亦可谓照顾有加。如晦叔父杜淹,官拜宰相。如晦之弟杜楚客,官拜工部尚书。如晦嫡长子杜构,继承国公爵位。如晦嫡次子杜荷,娶长孙皇后之嫡公主城阳公主。圣眷之隆,可见一斑。
如晦遇此明君,实为个人之幸,而太宗得此能臣,岂非大唐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