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活着的罗盛教,他热爱人民像一团火,对敌人的仇恨像海一样深。他知道人生的意义,更知道怎样把自己交给人民。”近日,记者走进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橱窗内,一部剧本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剧本中的主角,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而英勇牺牲的烈士罗盛教。
泛黄的书册封面上,作者郭介人笔力遒劲地写下:《永远活着的罗盛教》八场歌剧草稿,1953年1月30日。即使已过去近70年,剧本里的文字、口号,依然讲述着人们对罗盛教的无限崇敬。
创作歌剧《永远活着的罗盛教》
1952年1月2日一早,正在河边准备练习投弹的罗盛教听到几名朝鲜少年急促的哭喊声,有人落水了!他一边奔向冰窟,一边脱下棉衣,纵身跳进冰冷刺骨的河里。一次,两次,三次……罗盛教向上托举落水儿童,由于冰窟边缘冰面太薄,两人一次次落入水中。体力耗尽、四肢变得麻木僵硬的罗盛教再一次沉到水底,用尽最后力气举起儿童。孩子得救了,罗盛教却被冰冷的河水吞噬,献出了年仅21岁的生命。
“罗盛教牺牲了,但他身上的国际主义精神却长久留存,人们有必要记录和展现这段历史。”郭介人的儿子郭动荡说。
“父亲根据罗盛教为抢救落水儿童而牺牲的英勇事迹创作了歌剧《永远活着的罗盛教》,宣扬了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的深厚友谊。”郭动荡说。
由于作品得到了志愿军战士和朝鲜干部群众的欢迎,1952年7月末,郭介人带队携歌剧从朝鲜短暂回国,赴京参加全军文艺汇演,获得一等奖。1953年,作品又获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文学创作二等奖。英雄罗盛教的故事从此家喻户晓,在中朝人民中广为流传。
一边运送物资,一边演出节目
1951年2月,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文工团副团长的郭介人随部队进入朝鲜。“父亲是部队里的文艺工作者,也是战士。”郭动荡说,为了使部队快速过江,志愿军在辑安(今集安)鸭绿江渡口抢修水下桥,父亲也带领文工团参与抢修。
“父亲带领文工团战士搬料、运石块,跳到零下20多摄氏度的冰水中构筑路基。”郭动荡说,为了鼓舞官兵士气,在繁重工作之余,父亲还带领战士为大家演节目。
“天气渐寒,到处冰天雪地,战线又特别长,前方战士的补给跟不上,连吃饭都成了问题。”郭动荡说,父亲带领文工团战士,冒着生命危险给前线运送物资。
苦中也要作乐,物资送到哪儿,郭介人就带着文工团把节目演到哪儿。短剧、快板、小调……文工团边行军、边讨论、边编排,用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传扬战场上的英雄事迹。
在战场上,想完成一场完整的演出并不容易。1951年10月中旬,郭介人带领小型演出队赴桧仓志愿军总部。演出期间,郭介人和队员去山上找柴,突然一架敌机飞了过来,大家立即卧倒。当时,一名队员双手抱着一堆木柴,没能及时卧倒。眼看敌机就要扫射了,郭介人一个箭步冲了过去,把队员摁倒在地。几乎同时,几梭子弹从他们头上呼啸着飞了过去。
用笔战斗到生命的最后
“抗美援朝战争停战后,父亲继续留在朝鲜工作。”郭动荡回忆,停战后他随母亲到朝鲜。“那时我看过父亲带团演出,他自编自导自演‘河南坠子’,演出形式和京东大鼓相似,干部群众都喜欢看。”
“直到现在我都记得,有时半夜醒来,父亲还在书桌旁写写画画。”只是父亲不时用笔顶着肚子的动作,让年幼的郭动荡很不解。
“后来我才意识到,父亲的身体那时就已出现问题。”郭动荡说,1954年,母亲带着他回到沈阳,父亲则留在朝鲜,后又带团到苏联演出。“演出结束后,父亲在北京做了身体检查,医生说他的身体状态不好,需要立即住院。”郭介人坚持回沈阳就医,“那时我妹妹已经8个月大了,父亲还没见过她。可他只在家待了一天,就住进了医院。”
父亲在沈阳住院期间,郭动荡曾去探望父亲。“他躺在床上,肚子鼓鼓的,大夫说那是肝腹水造成的。”郭动荡说,父亲是积劳成疾。
“父亲于1940年参加革命,一直随部队走南闯北,很难长时间在一个地方停留。1947年我出生后,父亲为我起名为‘动荡’,一方面记录动荡的时局,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个人及我们的家庭一直处于动荡状态。”郭动荡说。
1955年,郭介人因肝癌病逝于沈阳。“父亲病逝后,母亲带着我和妹妹生活。”郭动荡说,母亲不忍提起父亲,懂事的兄妹俩也很少向她问起。
但父亲的精神却一直影响着兄妹俩。“他虽然没能陪伴我们长大,但他的精神一直和我们在一起。战士拿枪战斗,父亲用笔斗争。在我们的心里,他也是大无畏的英雄!”郭动荡说。
【人物简介】
郭介人,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文工团副团长,他根据罗盛教为抢救落水儿童而牺牲的英勇事迹创作的歌剧《永远活着的罗盛教》,不仅得到了志愿军战士和朝鲜干部群众的欢迎,也使罗盛教的英雄事迹广为流传。1955年,郭介人因肝癌病逝于沈阳。
记志愿军政治部文工团副团长郭介人:让罗盛教的英勇故事家喻户晓-1.jpg
朝鲜战争停战后,郭动荡随母亲来到朝鲜与父亲郭介人一同生活(左一为郭介人)。(照片由郭介人之子郭动荡提供)
来源: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