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壮士的故事为何要取名《八佰》?-1.jpg
八百壮士的故事 ,为何导演管虎要起名为“八佰”?原因有二,管虎坦言,其中之一就是,电影《八佰》更注重战争中个体体验,“战争不是最主要的,战争中的人的个体体验是最重要的,我更关注人,所以人字旁特别重要。”
佰,古代军队的编制,十人为什,百人为佰,佰也特指古代军队中百人之长。取名《八佰》的一个原因,既是八佰壮士的统称,也是宁做百夫长,血溅国破处的誓言。实际上,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参战的是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 420余人。为了迷惑进攻的日军,领军的谢晋元中校答道:“八百人”。由此,“八百壮士”就成为了这支孤军的代号,被刻在历史长河里。
《八佰》聚焦战场上平凡的小人物如何在四天四夜中找回为人的尊严, 对于导演管虎来说,“戏里最好看的是人”。目睹战友在自己面前死去、时刻在炮火中艰难求生,任何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都会在这种境况下产生心理变化,催生出内心深处“动物性本能”。
八百壮士的故事为何要取名《八佰》?-2.jpg
片中王千源扮演的羊拐倔强执着如狼,狼狡诈狠绝,却极其执着,羊拐性格倔强,常给人一种“人狠话不多”的感觉,姜武扮演的老铁怯懦自私如狗,和狼相比,狗则更加胆小圆滑,老铁也因为他的自私导致战友的牺牲。张译扮演的老算盘谨慎怕事如猫,“猫性”的老算盘善于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在乱世他摸索出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则。
四行仓库保卫战对三个人来说是劫难也是洗礼,虽互有芥蒂和猜疑,但羊拐和老铁最终选择并肩作战,老算盘也在战斗中冒着危险拯救受伤的士兵。他们的长大和转变使这些小人物充满复杂性,也更加鲜活立体。
对于各自扮演的人物,王千源、姜武和张译也有话说。
王千源:我们可以拿团队配角奖
对于羊拐这个人物,王千源解读道:“他性格倔强,比较生冷,但内心是个孝子。性格比较耿直、倔强,比较贼,是一个老兵痞子,是这么一个基调的人物,你说倔吧,他又不太善良,他要欺负人。你说他要不善良吧,他有时候在邪恶当中又有一些正义。”
八百壮士的故事为何要取名《八佰》?-3.jpg
《八佰》给王千源带来了以往没有的感受,“这是我经历的一个比较大的戏,是我第一次拍30年代打仗的戏。第一次拍这么长时间的电影,第一次拍这么脏的电影。之前拍过一些战争戏,但是像这样的戏从来没有拍过。我觉得在这个组里工作有一种神圣感,有一种激情,很激动。”
王千源透露,剧组里的演员每一天都是最饱满的状态,最激情的感觉拍摄,“像欧豪扮演的端午,张译演的老算盘。有一天他们到水里去拍戏,张译很怕水,如何去克服?那一天那么凉,还要在水里沉下去,我觉得对他们来讲都是挑战。跟优秀的对手在一起,优秀的演员在一起拍戏,我觉得是一种幸福。”
对于群像式的刻画,王千源却觉得大家都是主角:“我们在一起没有像别的戏一样有男一号、女一号,男二号、女二号,我们每天都跟群众演员们在一起,我觉得我们都是男一号。我跟老虎(管虎)说,如果能参赛报奖的话,你报50个配角上去,我们要拿配角奖,就拿团队配角,哪怕就一个奖杯也行。因为大家不像其他的那种配角,有情感、有故事、有性格、有反转,我们是群体,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都用自己热情和激情燃烧了这个角色。所以我觉得每一个人都是最优秀的配角演员。”
由于《八佰》用IMAX机器拍摄,任何细微的感觉,都会很清晰的被放在银幕上。所以每一场戏、每一个镜头都不能去懈怠,因为人物的状态、眼神,都会一览无余的出现在这个银幕上,但王千源表示,剧组非常专业,“最早我们围读剧本前要试妆、化妆、做完衣服。我觉得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剧组,包括化妆,你的皮肤的状态,你的伤疤是什么样子,砍伤是什么样,刀伤、枪伤、擦伤、火烧,种种都不一样,他们做了无数种,包括自制的火焰喷射器。来到《八佰》给我的感觉是比较紧张,有一些不确定,也有一些压力和兴奋。”
姜武:觉得还没有演够
谈及与管虎导演合作的感觉,姜武说:“跟他拍戏很幸福,而且我觉得一部电影的成功,决定于演员和导演的合作,导演和演员更像一对‘夫妻’,和睦共处,互相理解对方要什么,最后生出的‘孩子’一定是非常好的作品,我觉得管虎真是很地道,也很高级。”
八百壮士的故事为何要取名《八佰》?-4.jpg
为了饰演老铁,姜武在语言上也下了功夫,他表示,自己说方言的戏演过很多,方言其实可以帮助演员很好的进入角色那个状态,“当时是想让我演一个东北口音的,我想东北口音的这种角色,在很多电影里出现过,我就稍微变了一下,说丹东话,有点嘎拉味的那种方言,可能对这个角色,更有帮助,更与众不同吧。”
此外,姜武也为角色减了二十四五斤,进组前开始减,进组后边拍边减,王千源笑说他一天一个样,快要连不上戏了,不过姜武认为自己瘦的很有层次,“日渐消瘦符合老铁这个人物,来的时候是这样,在这里的四天对他而言是深深的折磨,几天下来他一定会变瘦,我都想好了。”
在姜武看来,老铁是一个很丰富的人,“从造型上,我们也把这人弄成一个小卷发,留着类似俄罗斯人的胡子,抽着雪茄,一开始出现很狂妄。后来大家发现他自私、胆小,最后也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救了一些人,他有很大的转折,最后,他选择留下来,唱着《定军山》,很灿烂的笑,去迎接死亡,是起伏挺大的一个人物。
”姜武很喜欢《八佰》讲故事的方式,“如果你要单纯拍一个谢晋元带着400多战士抵抗日军的电影,也不错,但是不如现在这样站在一个不同的视角上。南岸和北岸那种呼应,我觉得这种视角很独特,也很新颖,这种拍摄方法,非常好。觉得确实没有演够,有点不舍在里头。我第一次来到《八佰》的时候挺震撼,基本上是一比一的感觉,灯火辉煌,能想象出解放前那种夜上海、不夜城、东方巴黎的那种感觉,而河对岸,就是惨烈的战斗,生与死就是一瞬间的事,很震撼。”
八百壮士的故事为何要取名《八佰》?-5.jpg
张译:经历了很多拍摄中的第一次
张译还记得第一天到达苏州的拍摄大本营,导演就领着他跟李晨参观,“当时还没有完工,我们俩就把景地参观了,楼上楼下、南岸北岸、过桥都参观了。那个时候的河道还是一片荒芜,仓库还是毛坯,很多楼梯都没有护栏、没有扶手,大家上楼梯的时候还要彼此拉扯、彼此提醒。其实按照我生活当中的状态,进剧组应该是非常好奇的一件事情,但是那一次参观就完全没有心思,满心想的都是我即将要在这个地方开始一次完全未知的一个旅程。如果是一个旅程哪怕你有80%的未知度,其实你都会有兴趣,但如果是100%的未知度,有点难以好奇了,所以我觉得我来之前是蛮壮烈的。”
而真正实拍起来,张译觉得是由简至难的进入过程,“从剧组的硬件到剧组的软件,在很多地方都开创了我在拍摄经历当中的第一次。”
张译认为这部电影无论从故事、主题,还是整个剧组的庞大程度,包括演员的数量,摄像机、吊车、曲臂车、灯光这些器材的品质,再到众多工作人员的付出程度,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必然使这部电影成为里程碑的一部电影,“作为一个演员,在这样的一部戏当中有过工作的经历,是非常非常难以忘却的一件事情,在这个团队当中工作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