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中国人非常重视姓名,讲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人有名字很容易理解,人与人交往必须要有个称呼嘛,可为什么要有姓呢。
现在学术界通行观点认为,“姓”由“女”和“生”组成,说明远古时代人们都随母姓,意思是:哪个女人所生就随她的姓。
专家们认为,人类最早时期是母系社会,女人地位高,部落统治者都是女人,男人必须服从女人的管理,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同一个母亲所生就是兄弟姐妹,“姓”代表同一个母系氏族符号。
因此上古八大姓:姬、姜、姒、嬴、妘、妫、姚、姞,都是“女”字边,表示这八个女性始祖就是中华祖先。
这种理论荒唐透顶,由女人统治的“母系社会”根本不可能存在,原始社会愚昧荒蛮,没有文明道德,生产力落后,为了活命,人们必须拼命争夺粮食,男人身强力壮,当然占据绝对优势,当然是社会统治者。
而女人体力弱小,在弱肉强食的原始社会根本无法独立生存,只能依附于男人,远古时代,男人是绝对的强者,女人和牛羊粮食一样,只是男人的私有财产。
女人主要负责生儿育女,繁衍后代,根本无力统治社会。因此“母系社会”的理论完全站不住脚,“姓”和女人毫无关系,那“姓”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学校,《百家姓》都是“氏”,根本不是姓-1.jpg
1、“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学校
我翻阅各种资料,经过多年研究,得出结论:
“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学校,上古八大姓就是上古时代八所著名学校,他们传播文化知识,让中华民族从愚昧走向文明。
“姬姓”就是“姬学校”,“姜姓”就是“姜学校”。你在哪所学校上学就姓什么,黄帝是“姬姓”,因为出自“姬学校”,炎帝出自“姜学校”,舜毕业于“姚学校”,大禹为“姒学校”。
他们都经过学校教育,系统学习,有知识有本领,能够率领大家收获很多粮食,打败敌人侵犯,这才能成为部落首领。“姓”代表文化知识,“姓”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学术界对“姓”的错误观点是个连环错,它由另一个错误引发的,把“女”当成了女性,这才是错误的源头,其实最初“女”这个字与性别毫无关系。
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现在字典中“女”是个多音字,另一个读音念 ,这才是它原始正确的读音,意思是“文人知识分子”,等于今天的“老师”“先生”,也用于第二人称,表示尊称或爱称,类似于“您”。
由于一直是男人统治社会,知识分子大都是男人,所以绝大部分“女(rǔ)”都是老爷们。
《论语》《左传》《诗经》《史记》其中第二人称全都是“女”(),比如:孔子对男学生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左传》中召康公对姜子牙说:五侯九伯,女()实征之。
“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学校,《百家姓》都是“氏”,根本不是姓-2.jpg
如果这个字本义就指“女性”,那为什么孔圣人、左丘明这种文化大师都用它来称呼男人?原因只有一个,这个字原本与性别无关。
“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学校,《百家姓》都是“氏”,根本不是姓-3.jpg
甲骨文“女”()是象形字,就是一个人屈膝跪坐,双手交叠,这不是下跪磕头,在唐朝以前没有椅子,那些官员贵族都是这样屈膝跪坐,出谋划策,发号施令,接受下级参拜请示。
孔子讲学也是这种姿态嘛,这姿态表示尊贵,所以“女()”就是“贵族知识分子”。
人类不同于动物,每种动物都有独特的生理技能,例如,猫眼睛很独特,能在黑夜里看见老鼠,老虎很凶猛,可以捕获猎物。
动物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它们的身体可以随着季节而变化,到了冬季,青蛙昆虫就自动休眠,老虎绵羊可以自动长出厚毛抵御严寒,
但是人类没有任何生理技能,论凶猛,打不过豺狼,论速度,跑不过兔子。冬天没有食物,人也要天天吃饭,人也不能长出厚毛御寒。
所以,人类生存必须依靠知识技能,人要学会盖房子,学会做衣服,学会耕田种地,学会观察太阳月亮来判断季节变化,以安排农业生产。
“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学校,《百家姓》都是“氏”,根本不是姓-4.jpg
有文化又有技术的人就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稀少而珍贵,因此叫“贵族”,贵族成为首领,端坐厅堂,发号施令,这叫“女()”,也是对人的尊称。
人们习惯把贵族雌性人尊称为“女()”,上行下效,底层平民对普通雌性人也尊称为“女()”,久而久之,“女()”就成了雌性人的代称,发音也成了(nǚ)
关于“女()”由尊称逐渐演变为性别称谓的过程,在我另一篇文章《汉字密码:“女”不是性别,“女字边”与“女人”无关》中有详细论述,这里就不再细说了。
上古时代,那些部落首领和贵族就是一群知识分子,具备统率能力,这也是一种知识嘛,还会制造各种工具,计算账目都是知识。
贵族虽然人数少,却利用各种知识能力,成为统治阶层,驱使多数平民奴隶进行沉重体力劳动,他们只负责管理,工作比较轻松,还能荣华富贵,生活优越。
从最自私角度说,他们也希望自己儿孙后代继续当贵族,那就要培养他们学文化学技术,以巩固统治地位。自然需要开办学校,对儿孙进行系统教育,来培养社会管理人才,不断开创新文化新技术。
甲骨文“姓”由“女”()和“生”组成,“女”()是知识分子,“生”是生长,知识分子生长的地方,当然是学校。
“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学校,《百家姓》都是“氏”,根本不是姓-5.jpg
知识技术都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创造出来的,散落在民间各行各业,如果没人对此进行集中整理教育传承,它就会自然消亡,这也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损失。
学校教育就是把很多知识系统整理,集中传授给子孙后代,学校的出现也是中华文明的巨大进步,为文化兴盛打下了坚实基础。所以“姓”就是最早的学校。
中华先祖一代代文化人薪火相传,教育后代文化知识,经过千万年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终于爆发诞生了中华文化。
孟子曾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可见中国文化教育机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在炎黄五帝时期就有官方大学,叫“成均”,夏商时期叫“东序”,周朝大学叫“上庠”。汉朝时叫“太学”,隋唐以后也叫“国子监”。
西周时实行“学在官府”,教育系统非常完备,主要有国学和乡学。国学既国家大学,各级乡学相当于中小学,也是祭祀乡射等礼仪场所。“官师不分”。教育就是官员,待遇地位很高。官办学校只招收贵族子弟。
而孔子开办私立学校,招纳很多平民入学,让底层人们也有机会学习文化学习知识。这就是孔子的伟大之处。
“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学校,《百家姓》都是“氏”,根本不是姓-6.jpg
“姓”就是中国学校的鼻祖,原始社会有大大小小很多部落,等于后来的村庄,通过联姻形成部落联盟,小部落有初级学校,教孩子认字算数,相当于今天的中小学。
大部落联盟有高等学校,教育贵族各种技术,生产经营,战争知识,等于今天的大学。有很多学校,当然要取校名,比如“姜姓”就是“姜大学”。姬姓就是“姬大学”。
中国上古时期有八大姓:姬、姜、姒、嬴、妘、妫、姚、姞,实际是上古时期八所学校,八个学派,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道家学派,百家争鸣类似,中华文明就发源于这八所学校。
因为学校专门培养知识分子“女()”,因此校名都带女()字边。
《左传》中:因生以赐姓,意为:以学习生长的学校为姓。所以“同姓”是指同学、校友关系。不是父子兄弟血缘关系。
远古时代,人们必须生活在水源附近,学校、生活区大都在河边,黄帝就读的学校位于“姬水”河边,名为姬大学,后来的周天子也是姬姓,他的祖先跟黄帝是校友。炎帝居于姜水,学校位于“姜水”河畔,故为姜大学,跟姜子牙祖先是同学。
大禹毕业于姒大学,是姒姓。当然,这些学校肯定有很多学生,这几位是最杰出的校友,也可以说这八所学校孕育了中华文明。
炎帝神农氏是医学家,他尝百草治病救人,赢得万民拥戴,以医学专家的身份走上政坛,成为首领。大禹治水,拯救百姓,他是杰出的水利专家,以此为起点,登上政坛。
古人观测星空,来确定年月日期,必须在固定的时间,观察天空固定方位的星星变化,在远古时代,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还有很多专业技术,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学校教育,没有一套严密的文化知识体系,单凭一拍脑袋,偶尔的灵感乍现,根本不可能完成如此复杂的工作。所以古代先贤都曾经过学校教育,才能建功立业名垂青史。
“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学校,《百家姓》都是“氏”,根本不是姓-7.jpg
古代中原人民一直自称文明先进,对周围都斥之为“蛮夷”、“野蛮”,把那些人鄙视为禽兽,根源就在于中原自古就有学校,传承文明传播文化,中原首领官员都是学校教育出来的,等于今天的毕业于正规学校的大学生,思维缜密,行为做事有规划,目光长远。
而蛮夷民族不上学不读书,等于今天的泥腿子草根,单凭身体蛮力,瞎干蛮干。因此遭到中原人的鄙视。跟我们今天社会各行业“学院派”鄙视“草根派”完全相同。
那些首领大贵族都是“姓”(学校)教育长大的,贵族们权力大,生活优越,因此人们认为这些姓(学校)很神奇,她们教育的孩子就可以成为大贵族。
这也很现实,同一个学校学习的孩子,从小在一起长大,等于今天的同学校友,当然感情亲密,如果其中某人当了首领,一定会让最亲密的人当贵族大臣。跟今天一样,同一个大学校友也会互相帮助。
很多贵族首领都感恩这些学校,于是这些学校被看成了神,受到人们崇拜传颂,凡是她们教育的人也非常尊贵,很容易成为贵族。当时贵族们说,我是姜姓,你是姬姓,就等于今天人们说我是清华毕业,你是北大毕业。
有人不是她们教育的,也会冒称这些姓,以抬高身价,跟今天冒充名牌大学生一样。所以这八大姓流传下来。当时肯定还会很多学校很多姓,因为都是无名之辈,逐渐被历史淹没。
前面说了,有人认为原始社会随母亲的姓,说这八个女人生了我们的祖先,这个不可能,八个母亲不可能生出那么多人,“姓”就是学校,我们祖先那些杰出人物,都是曾经在这里学习,长大成人,开创了中华文明。
“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学校,《百家姓》都是“氏”,根本不是姓-8.jpg
尊重知识一直都是我国的传统,有很多鼓励读书的故事,诸如,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牛角挂书,这种追求知识,探索文化的精神,从原始上古社会就已经开始了,始终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
西周时实行“学在官府”,教育系统非常完备,主要有国学和乡学。国学既国家大学,各级乡学相当于中小学,后来又有县学,府学,州学等名称,古代“官师不分”,教师就是官员,待遇地位很高。官办学校只招收贵族子弟。
以后学校又有过很多称谓,比如:庠、序、学校,私塾,成均,太学,国子监,大学堂,“姓”则是中国最古老的学校,也是中华文化的源头。
“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学校,《百家姓》都是“氏”,根本不是姓-9.jpg
2、“氏”是上古时代官职称谓
现在学术界把周文王叫“姬昌”,周武王叫“姬发”,周公叫“姬旦”,还把秦始皇叫“嬴政”,他们的理由是周朝是“姬姓”,秦朝是“赢姓”。这又是个严重错误!
其实周文王父子叫“周昌”、“周发”,周公叫“周旦”,而秦始皇叫“赵政”。
错误原因在于,学术界把“上古八大姓”和《百家姓》都给当成了“姓”。其实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上古八大姓”是“姓”,是学校。
而“百家姓”的“姓”是“姓氏”,“姓氏”就是“氏”,《百家姓》其实是《百家氏》。“姓姬”实际是“姬氏”。
“氏”则是上古时期“官员”统称。因为在春秋以前没有“小农家庭经济”,人们必须集体生产。原始部落就是家族农场,周朝井田庄园就是商业农场,部落首领、诸侯国君都是大农场主,等于今天的公司老总。
农场里很多工种,如观测天气,饲养牛羊,制造各种农具,打造武器,等等,这些人都是技术官员,他们手下也管理很多平民奴隶。在上古时代官员都称“氏”,等于今天的“什么长”。
部落首领就是部落名加“氏”,“褒部落”首领叫“褒氏”,“周部落”首领叫“周氏”,就等于今天“什么县长”。
也有以职业为氏,烧制陶器的官员叫陶氏,当巫师的叫巫氏。只要从事某种技术工作就可以称“氏”,他们的地位高于干体力活的奴隶。
人原本只有名,这是个人的符号。贵族也分为大小官员,各有分工,大家在一起工作,必须要让大伙明确知道你主管哪项工作,你干什么职业,以方便彼此配合,也让平民奴隶知道,谁当什么官,他们应该归谁管。
为了明确官员身份,于是就把“氏”和“名”组合起来,负责烧陶器官是“陶氏”,他名叫“亮”,就叫“陶氏亮”,平时就喊“陶亮”。
这就等于我们现在喊:李局长,赵科长,刘经理。人们一听立刻就知道你的职务和名字,方便大家互相配合工作。
另外,你当了官,拥有财富和权力,表示你很有本领,这也是你的功绩。在众人面前也显得很光彩,因此人们非常看重“氏”。
“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学校,《百家姓》都是“氏”,根本不是姓-10.jpg
当时实行世袭制,贵族嫡长子可以接替父亲的官职,父亲叫“陶亮”,他嫡长子、嫡长孙自然也叫“陶X”,由此形成了中国人的名称特点:氏+名。比如:王刚,李强。都是这种情况。
周文王、周武王是周部落首领,是“周氏”,他们当然叫“周昌”,“周发”,周公叫“周旦”。
“氏”表示财产所有者,象征支配权力,到今天我们还经常说“李氏老店”,就是李家所拥有的店铺,“王氏秘方”就是王家的秘方。
“姓”代表文化出身,“氏”表示权力大小,古人就把“姓”和“氏”结合起来,以显示自己因有文化而当官,名正言顺,比如周文王是“姬姓周氏”,意为:姬大学毕业,周部落长官。等于今天介绍干部,清华毕业,北京市长,就是“清姓北氏”。
古代有些“姬大学”,“嬴大学”贵族,只从事文化工作,没有封地也没当官,他们就会“以姓为氏”,称“姬氏”“嬴氏”,这些贵族地位很低。
周文王“姬姓周氏”是姬大学毕业,周部落长官,权力很大地位高贵。而“姬姓姬氏”是姬大学毕业,没有职务,地位低贱。“周氏”和“姬氏”完全是两回事,所以周天子家族都叫“周X”,不叫“姬X”。
现在很多人把姬姓诸侯都叫“姬X”,比如,把郑桓公叫“姬友”,把吴王阖闾叫“姬光”,这个很搞笑也很可耻,姬姓诸侯肯定不叫“姬X”,大都是以国为氏,郑桓公叫“郑友”,吴王阖闾叫“吴光”。
“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学校,《百家姓》都是“氏”,根本不是姓-11.jpg
我们现在习惯说:姓名,各种证件也都标注“姓名”,还有《百家姓》,您贵姓,其实是把“氏”说成了“姓”,那为什么把“氏”叫做“姓”呢?
因为“氏”是古代的官职,官员不是随便就能当,必须有知识有文化,自然首选那些曾经上学读书的人,“学校”叫“姓”,所以叫“氏从姓出”,意思为:官员出要自于学校。
古代当官分两种途径,正途和异途。正途就是依靠读书上学,这种可以当大官。远古时代上过学不多,而出自于上古八大名校的人更少,大贵族之所以身份高贵就是因为出身于名校。因为上过学而当官,这叫“有姓的氏”,叫“姓氏”,受人信服。
还有人没上过学,可他身怀绝技,也可以当个小官,还有花钱买官,被推荐当官,这叫异途。他们有“氏”没姓。
因为“氏”是官员,平民必须尊敬,至于他怎么当的官,你也不敢问,为了避免麻烦,干脆就把“姓氏”和“氏”统称为“姓氏”。
“姓”只是形容词,说你受过学校教育。“姓氏”就是上过学的官,“姓氏”就是“氏”,不是“姓”。就好比“瓦房”是“房”不是“瓦”,“瓦”只是形容房屋类型;“皮鞋”是“鞋”不是“皮”,“皮”只是表明鞋的材质。
在执行公务时,大家只想知道你当什么官,你是官员,平民奴隶就要服从你的命令,至于你如何当的官,大家根本不关心,他也管不着,英雄不问出处。
所以贵族官员们互相交往时,他们会问:你是什么“姓氏”?实际他在问你是什么“氏”,当什么官,你只需要回答:姓周氏,姓陶氏。大家就立刻知道你的官职身份。
因为当时实行世袭制,某个官职,某块领地,世世代代归某个家族把持,“姓氏”逐渐成为家族权力标志。
贵族都有很多儿子,只有嫡长子可以继承父亲的官位,其他小妾所生的儿子不当官,他们为了表明自己不是贱民,也会使用家族姓氏。比如,周天子家族小妾所生的孩子也都叫:周X。
随着社会发展,官员体系越来越复杂,各级官员都有了具体名称,什么丞相,将军之类,“姓氏”慢慢失去了官职意义,最后成了家族血缘符号。
“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学校,《百家姓》都是“氏”,根本不是姓-12.jpg
《史记》记载:(秦始皇)名为政,姓赵氏。“姓赵氏”其中那个“姓”没有实际含义,“我姓赵氏”意思为“我是赵氏”。
这种情况在汉字中很多,例如“开”意思为“打开”,可我们也会说“开水”,“开水”不是把水打开,就是指“沸腾的水”。“开玩笑”也不是把玩笑打开,“开玩笑”就是“说玩笑”,这些“开”没有实际意义。
在“姓赵氏”这句话中,“赵氏”是一个词,应该说:姓—赵氏,“姓”和“赵氏”之间要断开顿一下,但是由于平时人们说话简单明快,只说两个字,结果就把“姓赵氏”说成“姓赵”,“姓李氏”说成了“姓李”。
本来应该问:你“姓氏”是什么?也简单说成了:你姓什么?您贵姓?久而久之,社会普遍发生了误解,认为名字前面那是“姓”,还出现了《百家姓》。
实际“姓”只是口头语,平时说话“姓赵”“姓李”,可写家谱建宗祠的时候,正式标准写法都是“赵氏家谱”,“李氏宗祠”。从来没人写“赵姓家谱”,“李姓宗祠”。
因为“赵钱孙李”根本不是姓,那是“氏”。“百家姓”实际是“百家氏”,“老百姓”是“老百氏”。
人们很早就习惯把“氏”俗称为“姓”,司马迁《史记》中很多,《夏本纪》说: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前边明明说“用国为姓”,后边却写了“某某氏”。那句“用国为姓”应该是“用国为氏”。
这话意思是:大禹是“姒大学”毕业,他的徒子徒孙分封各国,以国为氏,有夏侯氏,有扈氏,有男氏。
我们今天户口本的“姓名”是俗称,标准叫法是“氏名”,日本证件都写“氏名”,我们也应该写“氏名”。
“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学校,《百家姓》都是“氏”,根本不是姓-13.jpg
我们平时说的“姓赵”“姓李”,这个“姓”是个虚字,没有含义,“姓赵”就是“赵氏”,有人把这个“姓”当成了“上古八大姓”那个“姓”,这才错误的把周文王叫“姬昌”,把秦始皇叫“嬴政”。
中国人自古就是“氏+名”,根本没有“姓+名”,因为“姓+名”没有用处,“姓”是学校,很多部落的贵族都在同一所学校读书,自然大家都是同姓,如果姓+名,就等于今天某单位介绍工作人员:清华张三,北大李四,复旦王五。
大家立刻就蒙了,只知道你的学历,可不清楚每个人是什么职位,工作就会陷入一片混乱。
同学之间既不是一家人,也不是同一个部落,甚至还会成为敌人,因此“姓+名”组合没有任何用途。“姓”和“名”不能连起来用。
“姓”是专门培养人才的学校,首领帝王当然要掌管学校,为自己培养各种人才,周文王、周武王是“姬姓”首领,就是“姬大学”校长,所有“姬姓”贵族都是他的学生。
传说周文王有100多个儿子,这是不可能的,即使周文王真有这么多儿子,也不可能他儿子都是杰出人才,一家人父亲儿子合起伙来,就把商朝给灭掉了,纯属笑谈!
其实那100多个都是周文王的学生徒儿。周文王、周武王要建立国家,组织军队,必须依靠大量不同类型的精英人才,单单依靠自己亲属儿女,根本无法凑齐众多精英。
“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学校,《百家姓》都是“氏”,根本不是姓-14.jpg
所以要利用学校培养人才,为了拉拢人心,就宣扬尊敬老师如尊敬父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开办学校,培养人才从尧舜禹时代就出现了,由“上古八大姓”逐渐形成了“天地君亲师”的文化传统。
后来的科举考试上榜才子都要经过殿试,认皇帝为老师,他们都是天子门生,文武官员全是皇帝的学生,从道德上要求官员必须忠于皇帝,如果造反,那就是“欺师灭祖”,等于杀害父母,罪大恶极,让人们羞于造反,自然就天下太平。
家庭力量太弱小,要想干一番大事业,必须吸收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利用师徒关系就可以把大批陌生人组织起来,建功立业。
像孔子儒家学派,少林寺,义和团,西游记,还有民间说书唱戏的,手艺人,土匪强盗,黑道白道各种团伙全都是以师徒相称,首领就是师父,其他人论资排辈,大师兄二师兄之类。
这都是“上古八大姓”的遗风,“上古八大姓”就是“八所学校”,各有所长,这八所学校又互相融合,从而形成了中华文化的雏形。
跟孔子一样,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周文王“姬大学”弟子好几千,这一百多个是他的军事骨干,成为灭商主力,后来他们都被封为诸侯国君。
我们很熟悉,蒋介石亲任“黄埔军校”校长,利用黄埔军校为自己培养大批人才,“姬大学”就是周文王黄埔军校。“姜大学”就是吕尚的黄埔军校。
周武王把“姬大学”学生、同学组织起来,还吸收了“姜大学”吕尚团队,“妫大学”胡公满团队等一大批人才,精英荟萃,实力强大,一举推翻了商纣王,建立周朝。
周武王分封天下,当然重点照顾“姬大学”的学生,一共封了七十多个诸侯国,“姬大学”占五十多个。
“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学校,《百家姓》都是“氏”,根本不是姓-15.jpg
蒋介石为了拉拢人心,对“黄埔军校”学生关心备至,处处以校长自居,训导部下忠心耿耿。这都是上古时代留下来的传统。
大多数“姬姓”诸侯跟周武王不是亲属关系,各诸侯国都以封国为氏,根本不提姬姓。和今天一样,都说某人当什么官,谁也不关心你的学历文凭。
后来周天子衰落后,多数姬姓诸侯都袖手旁观,因为他们祖先都是周文王、周武王的学生,他们跟周天子的关系,就等于“黄埔学生”的儿孙与蒋介石儿孙的关系,这就是没关系。犯不着为周天子去玩命。
而“氏”才是祖先开创的基业,“周氏”才是“周文王”的子孙,周天子祭祀“周氏”祖先,周氏宗室拥有各种特权,子孙众多,因此我们今天“周氏”是个大姓氏,人数很多。
“姜姓”就是姜大学,是中国最古老的“八大名校”之一,炎帝神农氏曾经是校长,延续到商朝末年时,吕尚担任“姜大学”校长,也是“吕部落首领”,后被封在齐国,他的子孙都是“吕氏”,叫“吕X”,齐桓公叫吕小白。
但由于吕尚足智多谋,学问高深,人们也尊称他为“姜尚”、“姜太公”,这就等于尊称诸葛亮为“先生”,实际诸葛亮任“军师中郎将”,准确是“诸葛亮将军”,称他“先生”是推崇他有学问。
“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学校,《百家姓》都是“氏”,根本不是姓-16.jpg
秦国和赵国是同一个祖先,都是“嬴姓赵氏”,都叫“赵X”, 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叫“赵楚”,秦二世胡亥叫“赵亥”,末代秦王子婴叫“赵婴”,因举鼎而死的秦武王叫“赵荡”。还有南越王赵佗,指鹿为马的赵高也都是秦始皇家族亲人。
《史记》记载非常明确,秦始皇叫“赵政”,秦始皇家族叫“诸赵”。“赵氏”是中国第一大贵族,直到今天,一说某人姓赵,大家就感觉这人很高贵。
《阿Q正传》里赵老爷骂阿Q:你也配姓赵!说的就是这意思。秦始皇赵政就是老赵家的带头大哥,他扫灭六国,统一中华,成为第一个皇帝,所以“赵家”才成为权贵的象征。
赵氏秦国从赵非子开国经历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最终横扫六国一统天下,持续700年。
赵氏赵国统治也近200年。再加上赵匡胤的宋朝300多年。
赵氏家族在中国建立政权一千多年,占五千年历史的五分之一,理所当然成为中国第一大贵族。
嬴大学是上古八大名校之一,除了赵氏,还有廉、徐、江、秦、黄、梁等姓氏。
“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学校,《百家姓》都是“氏”,根本不是姓-17.jpg
上古八大姓是中国最古老的贵族学校,其影响一直延续到先秦,燕国、韩国、魏国出自于“姬大学”,秦国、赵国出自于“嬴大学”,吕氏齐国出自于“姜大学”,田氏齐国出自于“妫大学”,楚国是“芈大学”。
因为“芈大学”不属于中原八大名校,所以楚国被中原诸侯国鄙视为蛮夷。只有韩国、燕国,魏国与周天子是校友。
因此秦、赵、楚、齐根本看不起周天子,也没人搭理他。
祖先是名校毕业,这也是家族的光荣,家族女儿就以校名为人名,当时女人婚前随父姓(氏),结婚后随夫姓(氏),像秦国祖先是嬴大学毕业,秦国公主叫赵孟嬴,赵怀嬴。
齐国吕尚(姜子牙)就读于姜大学,齐国公主叫吕庄姜,吕宣姜。
周成王“剪桐封弟”,把弟弟叔虞封在唐国,他的子孙为“唐氏”,后来“唐国”改为“晋国”,晋国是“姬姓唐氏”, 晋文公叫“唐重耳”。晋国公主叫唐伯姬,唐孟姬。
唐孟姬就是《赵氏孤儿》里赵武他妈,她嫁给了赵朔,随丈夫的姓(氏),赵朔谥号为“庄”,因此叫“赵庄姬”。
陈国祖先毕业于“妫大学”,女儿叫陈厉妫、陈戴妫。她们借祖先学校名,来凸显自己的贵族身份。这些名字就等于现在的李清华,刘复旦,王剑桥之类。
周幽王宠爱的褒姒,说明她是褒国贵族之女,褒国祖先出自于“姒大学”。
她们借祖先学校名,来凸显自己的贵族身份。这些名字就等于现在的李清华,刘复旦,王剑桥之类。
由于周武王出自于“姬大学”,分封诸侯时特别偏爱“姬大学”校友,一共封了七十多国,其中“姬大学”校友有五十多个,所有“姬大学”诸侯女儿都叫“某姬”,她们地位高贵,所以后来“姬”就成了对女性的尊称美称,比如“美姬”“爱姬”“姬妾”。
“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学校,《百家姓》都是“氏”,根本不是姓-18.jpg
因为“氏”是官职,所以贵族才有姓氏,底层庶民奴隶没资格上学,也不当官,自然没有“姓氏”,平民有名无姓(氏),这也是贵族和贱民的区别。
最典型就是孔子,孔子他父亲叫梁纥,他哥哥叫孟皮,他叫孔丘,你听,这三位根本不像一家人,很多人奇怪,这爷仨怎么不同姓,不是不同姓,他们家身份低微,根本就没姓(氏)。
因为孔子父亲梁纥是“士人”,相当于后来的官差衙役,地位高于平民,尊称“叔”,也叫“叔梁纥”。可他不是贵族,自然没有姓氏。
孔子出身低微是个不争的事实,他自己都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就是:我年轻时很卑微,所以能做很多低等的工作。但是,孔子出身于士人阶层,可以读书,步步上升,成为“子爵”。
他的后代才以“孔”为姓(氏)。所以孔子是孔氏的开山老祖先。
“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学校,《百家姓》都是“氏”,根本不是姓-19.jpg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器牛耕,牛拉犁干活,我们现在感觉太落后了,都已经淘汰了,农村全都机械化了,早不用牛干活了。
但是这东西,在当时完全是新生事物,而且是高科技,相当于今天的原子弹爆炸,卫星上天,牛拉犁彻底改变了中国历史,一个人牵一头牛,就可以耕种十几亩土地,养活老婆孩子一家人。
以前庶民都在贵族农场里干活,非常劳累,收入低微,还要被贵族们吆五喝六的驱赶,处处被鄙视。有了牛拉犁,我就可以独立劳动,自由生活,当然不再去贵族农场工作。
于是小农家庭经济逐渐繁盛,直接导致了井田庄园制崩溃。后来,贵族们干脆把土地租给农民耕种,自己只收取地租,双方就变成了地主和农民关系。
“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学校,《百家姓》都是“氏”,根本不是姓-20.jpg
从此,中国开始了两千多年的小农家庭经济。就像《天仙配》里唱的: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是战国以后才出现的。以前没有。
庶民都有了自己的土地,为了区分家族财产归属,庶民也都取了姓氏,这一片是张家的地,那一片是李家的土地。以姓来区分土地归属。土地都要传给儿子,当然儿女都必须随父姓,秦汉以后,姓氏完全变成了家族血缘的标志,直到今天。
因为人人都有姓(氏),所以秦朝以后,底层广大人民群众称为“百姓”。
最后总结:“姓”是中国最古老的贵族学校,今天的学校就是“姓”的发展延续。
“姓氏”最初是原始社会官职的统称,等于今天的县长,镇长等官职称谓。春秋战国以后才成为家族血统的标志!
~~~~~~~~~~~~~~~~~~
原创作品,侵权必究!
参考资料:《史记》《诗经》《左传》等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