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住在贫民区的纽约人罗伯特·莱恩决定给自己的儿子起名为“赢家”。他此前已经育有数名子女,名字都相当普通,只有这名男孩例外。罗伯特·莱恩显然对他寄予厚望。赢家·莱恩:有这样的名字,怎么可能一事无成?
3年后,莱恩夫妇再次诞下一子,这是他们第七个,也是最后一个孩子。出于今人无法参透的原因,罗伯特决定给这个儿子取名为“输家”。罗伯特似乎并不是对这名刚出世的儿子心怀不满,而仅仅是一时兴起,想试验一下两个名字对相同境遇的男孩所产生的影响。
先是“赢家”,后是“输家”,如果说赢家·莱恩被寄予厚望,几无失败可能,那输家·莱恩呢,是否又有可能出人头地?
事实上,输家·莱恩确实出人头地了。他拿到了奖学金,上了预科学校,从宾夕法尼亚州的拉法耶特学院毕业,被招入了纽约市警察局(这是他母亲的夙愿)。他在警局里从警探干起,后晋升为警司。
而他那位名字万无一失的哥哥,情况又如何呢?现年40多岁的赢家·莱恩最令人瞩目的成就,就是罪行累累的前科记录:30多次因入室盗窃、家暴、非法入侵、拒捕等劣迹而被捕。
两兄弟被起名赢家和输家,结局大不同,宝宝起名蕴含经济学规律-1.jpg
《魔鬼经济学》这本书是美国经济学家史蒂芬.列维特和记者都伯纳合著的一套书。书中所阐述的不是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而是讲述了一系列事物表象之下的深层次原因,并站在经济学角度破解日常生活中的谜团。是一本颠覆常人认知的书籍,很值得一看。
书中通过一个一个的案例,分析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偏见、信息差异,以及让人们产生错误认知的因素。虽然没有统一的主题,但每一个独立的故事背后,是作者一以贯之的经济学思维方式。《魔鬼经济学》透过这些日常发生的故事,拨开蒙在现代生活之上的迷雾,探究内在的真相。
就拿宝宝起名这件事来说,作者列举了赢家输家等标新立异的名字,用数据说明为什么父母会给孩子起这样的名字,最后得出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宝宝起名蕴含经济学规律。
两兄弟被起名赢家和输家,结局大不同,宝宝起名蕴含经济学规律-2.jpg
01父母如何给宝宝起名的呢?
名字究竟起源于何处?
有的源自《圣经》,有众多传统的英国、德国、意大利和法国名字,有公主皇妃的名字和嬉皮风的名字,有怀旧的名字,还有越来越多的人用名牌的名字(雷克萨斯、阿玛尼、百加得、添柏岚)和所谓的明志之名。
加州的数据显示,20世纪90年代生人中有8人取名为哈佛(均为黑人),15人取名为耶鲁(均为白人),18人取名为普林斯顿(均为黑人)。没有人取名为医生,但有3人取名为律师(均为黑人),9人取名为法官(其中有8人为白人),3人取名为参议员(均为白人),2人取名为总统(均为黑人)。此外还有凭空杜撰的名字。
小罗兰·G. 弗赖尔在某广播节目中探讨其名字研究时,接到一名黑人妇女的来电,她对自己刚出生的侄女所起的名字颇为不满,其发音为沙太德,却拼成了“Shithead”(白痴)。
“白痴”虽未在大众中普及开来,但有些名字却能经历由陌生到大众的过程。名字会在民众中间经历怎样的变迁过程?其背后又有何原因?仅仅是时代风尚作祟,还是有某种理性解释?
两兄弟被起名赢家和输家,结局大不同,宝宝起名蕴含经济学规律-3.jpg
02为什么父亲会给宝宝起名如此标新立异呢?
标新立异的宝宝起名来源于父母对孩子寄予厚望的望子成龙的心思。加州的名字数据表明,绝大多数父母会通过取名来表达望子成龙的殷念。尽管名字不会起到一丝一毫的作用,但父母至少可以心安理得地觉得自己从一开始就尽了心力。
两兄弟被起名赢家和输家,结局大不同,宝宝起名蕴含经济学规律-4.jpg
03宝宝起名蕴含经济学规律
宝宝起名蕴涵经济学规律:一旦某个名字在高收入群体——高学历父母——当中普及开来,这一名字所流行的社会经济阶层就会逐渐下移。
加州数据所揭示的最耐人寻味的现象之一就是婴儿的名字与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以下分别是中等收入白人家庭与低收入白人家庭最常用的女名。(以下列表及下文其他列表均为20世纪90年代的数据,以确保样本规模较大且来自近期。)
这体现出一条显而易见的规律:一旦某个名字在高收入群体——高学历父母——当中普及开来,这一名字所流行的社会经济阶层就会逐渐下移。安布尔与希瑟最初是上层名字,斯蒂法妮与布列塔尼也是如此。在上层阶级中,每有一名女婴取名为斯蒂法妮或布列塔尼,其后10年内就会有五名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女婴也取同样的名字。
那么这些下层家庭所取的名字来自何处呢?不少人以为让人们对某些名字趋之若鹜的是名人效应。但实际上,名人对婴儿起名影响甚微。截至2000年,流行天后麦当娜在全世界的唱片销量已达到1.3亿张,但学她名字的人还不到10个——此处仍指加州的数据。
两兄弟被起名赢家和输家,结局大不同,宝宝起名蕴含经济学规律-5.jpg
写在最后
无论父母给宝宝所取的名字是赢家还是输家,名字对孩子的人生道路并无明显影响。父母给宝宝取名望子成龙的心思,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完美父母的心理。
给宝宝取名只是《魔鬼经济学》里举的一个主题,作者的目的是拨开蒙在现代生活之上的迷雾,探究内在的真相。
《时代周刊》是这么评价《魔鬼经济学》的:请设想一个有着天马行空思维、绝顶聪明的经济学家,再设想他只有9岁,想了解一切,这就是史蒂芬·列维特的基本形象……每一章都是一次发人深省的实地考察,就像马尔科姆·格拉德维尔在《引爆点》和《眨眼之间》两部书中对人性的探索一样。
道德代表着在人类心目中,这个世界应该如何运转,而经济学代表着其实际的运转方式。
两兄弟被起名赢家和输家,结局大不同,宝宝起名蕴含经济学规律-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