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梦呢?

先品一首词。人间有五品,一品比一品淡,境界却是一品比一品高,即品酒,品茶,品兰,品词,品道。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首词是纳兰性德的杰作,直击人心软处,伤处,痛处,不可追处。正所谓,二十年前曾去路,三千里外做行人……

一开篇就是“谁念”的诘问,我们看这个谁念的多种情境应用。

谁念春风十里桃花,蝶恋陌上双燕戏过江水……

谁念娑婆旧恨今世情缘,道一声冤家,一路走好……

谁念千万彩票明朝得中,宝马奔驰,美人夜宿……

谁念十年寒窗,一朝题名,左禽右兽,指点百年江山……

谁念,念念相续,念念在此,如鱼吐泡,一个接着一个,妙在谁?好像是说词人自己,又好像是说别人,又好像在问,我是谁?其实是说所有人,人老了,伤今怀旧,不就是谁念西风独自凉?

“西风”二字直接奠定了整首词伤秋的意境。此处词人伤秋,秋更不伤,秋的气息,秋的收获,自然而然。词人再遣一个“独自凉”的孤苦无助……无边黄叶萧萧下,词人站在残阳里追忆那些曾经刻骨铭心的爱情与往事,不觉回到过去,与有情人春睡,品酒,品茶,娱乐,谈笑……哎!秋梦无痕,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哎!三千里外做行人罢了……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白日梦,人道大梦由三部分组成,白日梦,夜间梦,生死梦,茶要一口一口喝,梦要一步一步解。

如何解梦与修心

我们再品一首苏轼的词,代表夜间梦的杰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大师的词非常圆融,最少有三重境界融合一起,一写景,二写人,三写道。

缺月挂疏桐,是景,也是写人,缺月暗示苏轼人生仕途已有缺,挂疏桐,暗示他不看好当时的时局,疏,没叶子了,就是入冬了。同时也是暗示人道的缺陷和娑婆世界的不完美。有人问佛∶为何不给世间所有的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佛说∶那只是昙花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 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 我把它赐给每一位女子,可有人让她蒙上了灰。 有人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佛说∶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到愉快……

漏断人初静,是说夜已沉默 ,心事向谁说?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有人有鸿雁。此地依然在暗示道,譬喻修行已入佳境,已无漏,能入静,这时已很少能有知音了,如幽人,如孤鸿。

第二段,看似写孤独的鸿雁,却是写人,写悟道,写人呢,是有个故事,说苏大师跟一位女子的情长缘浅的旧事。重点说一下悟道,惊起却回头,惊起是整首词的词眼,为什么惊起?是偶然事件?还是必然事件?惊起了什么?惊起了夜间梦,惊醒了生死梦,孔明说,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却回头,这个回字传神。浪子回头金不换,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回光返照自性。颜回,七十二贤之首,为什么回是首?孔子称赞“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史记:“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之丑也;道即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意思是说,一个人不修道,是丑陋的,一个有道之人,国家不懂得尊重和任用,这个国家是丑陋的。这样,颜回就只能终生不仕,惟以“愿贫如富,贱如贵,无勇而威,与士交通,终身无患难”。孔子赞其:“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所以,这个回字需要下功夫参悟透彻……

能回者,肯定不会再栖于无有道德、功德的寒枝上,行为上,故只能栖于白沙之洲,这里又是一个需要下功夫参悟透彻的地方。看红楼梦结尾,“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个是隐喻红楼之梦之结局,这个结局不悲不喜,说有相而无相,实为天下苍生开道开路,否则如何能成为四大名著之首?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这是悬崖撒手,凡心已褪,大梦已觉,见道见性后的通天之路……

人生最大的梦就是生死梦了,从生到死是被动打破生死梦,修行是为了主动打破生死梦。庄子是这么描述这个生死大梦的,“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意思是我们这个生死大梦是梦中套梦,人处在梦中不知道是梦,只有大觉后,才能身在梦中知是梦。庄子还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这么短的的一个梦,与其浪费时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齐物归元修道而去……

如何解梦与修心

如何解梦

抛砖引玉,解梦的次第如下:

1、辩周蝶,起疑情;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的诗跟前面纳兰性德的词是相应的,“当时只道是寻常”,此句和只是当时已惘然,是一个意思,俩人都已在三千里外做行人了,却不约而同,思念二十年前曾去路,觉得那个曾去路是那么的一段美好时光,可惜那时候没有当回事,一个是寻常,一个是已惘然……此情此景,君要潸然泪下,我必再来一曲,“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蹉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是不是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啊?所以说自古才子佳人大意相通,谁念此情此景此梦此人?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是说诗人心乱无极,二十五根弦断成五十弦,已经无法再弹,沉浸在谁念西风独自凉的追梦之中,什么梦啊?他举了两个栗子,一个是庄子梦见蝴蝶,最后搞不清自己是庄子还是蝴蝶?这就是生死梦中起疑情了,我究竟是谁啊?是谓: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另一个梦是望帝轮回转世为杜鹃,为他无尽的情与恨啼血到泪哀鸣。依然执着于前身旧事,不能忘怀……连疑情都没起,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个境界复杂了,恰似悲情万里如雨,思念一劫泪化沧海……诗人是说他的眼睛如水中月,眼泪如沧海,还是说他踏尽天下路,内心一轮明月照沧海,大觉之后欣喜把泪垂呢?也许是一语双关,后人也就只能随缘的看缘,随悟的看悟了,这也是太白金星说的若能等到蓝天日暖,那么玉自生烟了……

2、所知障,纯粹理性批判;

所知障是什么?举个栗子,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的渡劫,在劫中你永远搞不清楚自己是谁?我是谁?谁是我?渡完劫才明白,如是如是!三生三世的歌词很美:“灼灼桃花凉,今生愈渐滚烫,一朵已放心上,足够三生三世背影成双……握不紧那段过往,冥灭了结魄光芒,那一滴离别的泪,灼烧着我的胸膛,爱在天地中流转,一颗心为谁奔忙?四海八荒身在何方?岁月该如何安放?”

所以,千万不要被自己的常识甚至知识束缚了,佛说这个叫“所知障”。

再看看康德,他认为对诸如自在之物,道,神的认识不是人有限的认识能力所能达到的。所以得出结论,理论理性低于实践理性,科学知识应该让位给宗教信仰,这是欧洲哲学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纯粹理性批判。

3、知止而后有定;

大学是国学里的稀土,净土,能不能挖到宝贝,就看各自缘分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这个知止,就是承上启下,要知道自己的“所知障”,要知道世间生死梦结尾的悲苦,要知道这个世间生死梦最终什么也得不到,以无所得故。懂了这三个知道,就不会再为白日梦,夜间梦,生死梦所牵。知道是梦,故一切不必较真,知道是梦,故不会患得患失,忧是忧非,才能在荒唐和悲剧的人生中体证生命存在的天真烂漫,获得自在之身,不会被梦中的时间,空间,人事而蒙蔽了心灵。从而不忘初心,开始用般若炼心,去掉多生累劫的红尘污垢,无明种子。这才叫知止,才是知止的博大精深之意,懂了知止,也就知进退了,自然而然,万事不放心上,后有定,那是一定的了……

4、举重若轻,挑战极限;

知道人生是一场梦,那么就容易做到,无有恐怖,无有梦想,那么在觉醒的路上就会举重若轻,得大自在。挑战极限是什么意思呢?有诗为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人必须在挑战极限后才能体证康德说的实践理性,你不曾登上珠峰,你永远不会体征珠峰的峥嵘,你不曾长久的打坐,你永远不会体征“入定”的风光,你不曾跑过马拉松,你永远不会体征精疲力尽后的欣慰,你不曾若一日若七日,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你永远不会体征“普门品”的巍巍神力。

5、齐物论与涵盖乾坤;

瞿鹊子问乎长梧子曰:“吾闻诸夫子,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为奚若?”

长梧子曰:“是黄帝之所听荧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以妄听之。奚旁日月,挟宇宙?为其脗合,置其滑涽,以隶相尊。众人役役,圣人愚芚,参万岁而一成纯。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

什么意思呢?参万岁而一成纯,参悟万物和圣人合一,万岁即永远,一成纯即天人合一,是在先天境界里纯粹的合,不是混合或者偶合。纯,指先天境界,这就是抱一为天下式。

涵盖乾坤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云门最经典的故事,一日文偃禅师问大家:“涵盖乾坤、目机铢两、不涉万缘,作么生承当?”众无语。自代云:“一镞破三关。”

翻译一下,文偃禅师有一天问大家:同志们好!有一样大道不称,无物可比拟的东西,你们应当知道,可以涵盖乾坤,又可以明察秋毫,但却独往独来,不与万法发生联系。这个东西你们有吗?承当得起吗?”同志们听了,都无法回答。云门禅师于是自己作了回答,说:“要有一箭破三关的勇气和力量啊……”

涵盖乾坤和齐物论是一个意思,就是指道体,觉性海,般若自性,包容万有万无,无有不是,无无不是。举个栗子,我们做个夜间梦,是不是有天有地?是不是有人有我?是不是有时有空?梦醒后,是不是都是我的幽精所化?都是我!所以有句话:梦是今生唯一的行李……

6、转六识为妙观察智;

什么是六识?指第六意识,分别心,具体看唯识论。

许多人一辈子烧很多香,拜很多佛,求很多大师,找很多圣地,做很多布施,闻很多经法,做很多事情,这非常好。这个叫修行的准备工作,积聚福德智慧的资粮。此时一定要换频道,换到转六识上来,一定要观注自己的起心动念,要上大道上来,时刻回光返照内心,看到念头,转化念头。如果不懂的观注内心,转化内心,那还不在道的路上。六七因中转,就是从第六意识上转,用功下手,明显的妄想出来了,要给它转,转到哪里去呢?净土法门转到念佛;持咒的密宗,赶紧持咒;修禅的人,进入禅观;参禅的人,直接进入参禅的状态。

所以在第六意识上,懂得在自己的内心当中,开始转换自己了,把心地当道场的人,才是在修行路上的人。

转六识的路非常长,叫道阻且长,达摩祖师说:“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就是说这个转六识是旷劫精勤的事,不是小德小智,轻心慢心的事。

西游记里前八十难,其实就是转六识,所以说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部西游记。西游记就是地球上的一部功法,叫造化会元功。人生的目的是修德而悟道,返本归真,最后会元。这个过程有多长?三大阿僧祇劫,菩萨从初发愿做佛到圆满具足运用一切智,佛表法为三大阿僧祇劫,一大劫大约为13亿年。

中国化的佛教-禅宗,把天下至难至繁的事,精纯为至简至易。六祖慧能功不可没,六祖把佛教从天上拉回到人间,在佛菩萨和凡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这一切都回归在我们的心上,这就是禅宗的伟大之处。六祖在这里,把一切万法都全归在我们的自性之中,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直接指出,让我们见性起修,在自性上修,不假外求。

进一步再简单化就是:本心pk尘心(攀缘心)。

西游记八十难,其实也是问心路,一上来的白骨精,你能辩真假吗?真假唐僧,真假美猴王,真假灵山,这个真假,一直是根本问题。

所以楞严经开宗明义:“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明白了这个根本道理,才是初明心,初见性,才能起修。怎么修?神秀大师说: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事事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就是六识路上的渐修必修课。

7、转七识为平等性智。

转六识为什么慢?因为是用六识的意识心来转六识的妄念,等于是自己监督自己的民主,犹如抱薪救火,这个火很难灭。

所以抱薪救火不如釜底抽薪,什么是釜底抽薪,就是无我相,因为第七识是执我。所以我们老是觉得有个个“我”在运转,就是第七识,问题就出在这个七上。所以要靠第六识学习智慧,然后来帮助第七识,进行转化,一定要靠第六识的,所以,修行不可以断掉第六识,不能断,这个妄心断了以后,就无法再修行了,也不可以断妄念,因为一切念都是第六识的念,都叫妄念,妄心的念就是妄念,断了以后也无法修行,妄念里面有正念和邪念,我们要保持正念不要邪念。无念是指不住在妄念上,比如看到海洋之心大钻石,起了贪念,那么赶紧念佛,不理这个贪念,所有妄念都是生灭的,都不断的需要助缘,不给它助缘,它马上就生灭了,所以无心看,不理它就是转化。所以劝人最好不要一直讲大道理,而是要转移注意力。

第七识如此重要,所以禅堂叫打禅七,就是要把假我打掉,让真我显露。

修行的本质是什么?

业力PK智慧,就这么一个公式。就是时时让真如本性现前,时时专注空性,久久,妄识这个心意识就变成了智,也就是转识成智,体露真常。梦就是妄识(心意识)打造的虚妄世界,六七识被污的结果,是谓梦世界,幻世界,识世界。

所谓顿悟:知幻即离,不做方便,离幻即觉,无有渐次。

所谓渐悟:各种观就是方便法。比如念佛,持咒,反观,返闻。

万法回归自性,转一切识成一切智,心意识之业力慢慢败了,归零了。OK!开始舍识用根,那么就五八果上转了。所以说命运造化弄人,诀窍就在一念心之中。最大的坎:能否一以贯之?

如果褪不去凡心,终将一事无成。西游记最后一难,就是看顿悟,通天河,过河即可,彼岸菩提花开。天是什么?灵山,道,自性之觉性海。这里也是转七的技巧和办法:觉性海澄圆。要观这个觉性海。无我,无二,最后无一。所以讲理论要圆融,修法要圆通,通哪里?通天河,通觉性海。

六祖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说的就是顿悟法,我们的觉性海澄圆,一步到位,一箭破三关,就是这么精彩。

最后,用西游记中的一句话结尾:“夫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全此三者,幸莫大焉……”

喜欢 惊讶
  • 打赏支付宝扫一扫
  • 打赏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