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明朝朱元璋,经过几十年浴血奋战,吞并各方群雄,进驻古都南京。当上皇帝后,想到大宝之座掠夺而来,风水轮流转,如果哪天再遇强人,同样也会国破家亡。对于朱氏子孙,将是大祸临头。

想到这,朱皇帝传刘伯温上殿。刘伯温懂阴阳、识天机,懂兵法,有谋略,是有名的智多星。刘丞相立即奉召面圣。当皇帝说出心中的忧虑,丞相面露难色,讷口不言,急得朱皇帝心里直打鼓,只好动用龙威:朕赦你无罪,爱卿但说无妨。刘丞相方敢小声直言,朱家的天下,朱家坐。大明立都南京,南京的帝王之气却不知为何沿运河向北方转移。

朱元璋听清了:大明高枕无忧,儿孙自有儿孙福,皇帝之位还在朱家。又一想,我定都南京,北方却有帝王之气,须得请刘丞相选派懂风水的大师去压一压。都说一搬三穷,何况迁都之事,需费多少银两!真龙天子之气,只此一家别无分店。既要保大明江山永固,又要保子孙福贵在南。

刘丞相下殿,也百思不得其解,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着。圣上交办的大事,岂有办不好之理?他夜观天象:真龙在南京,为什么北方却有帝王之气?大明帝国刚建,君王圣明,武将善战,文臣善谋。武不惜死,文不爱钱。君臣合力同心,盛世太平指日可待。再者,北方元朝已彻底土崩瓦解,武将文臣死得死,老的老,非死非老的,皆归大明所用。天下英才悉归明,帝王之气当在南。而且大明虽太子早逝,但从朱元璋关心长孙饮食起居和学业情况来看,长孙最有可能当皇帝,帝王之气应在南京。

刘伯温毕竟是刘伯温,岂有难倒之事?刘丞相想到了张天师。张天师,名翼,字展鹏,比刘丞相小五岁,三十年前和刘伯温同师学艺,在堪舆中深得真传。刘伯温曾向恩师请教堪舆难题,恩师笑而不语。再问,就对刘伯温说,天生一人必有用,你的天赋和前程并不在堪舆上。如果你遇到堪舆难题,须找你师弟破解。想到此,刘丞相立即回房,提笔给张天师写了封信:

师弟:你好,三十年前同师学艺,深知你堪舆之术甚为精湛。离别后,更听闻你堪舆水平日益精深。今有一事相求,望赴京相见。至于贵府生计,无须牵挂,我妥为安排。多谢!多谢!!多谢!!!

刘丞相写完书信,第二天拂晓就派家人带信到扬州一带去寻张天师,张天师见信后,感念同门之谊,即刻动身,赶赴相府。

闲言少叙。张天师面见刘丞相后,第二天便带着相府的两个随从,扮成走村入户的古董商人,去运河沿线勘察风水。从南京沿京杭大运河北行,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看遍沿岸地势和村镇之名。见到奇异的风水宝地,便盘桓几日,把风水的来龙去脉勘察清楚。


故城明朝风水轶事



走了七个多月,刚过临清,发现运河河岸平缓,水面开阔。在武城运河沿岸,张天师夜观天象,发现天上的银河走势和这一带运河流向有着惊人的相似。左拐、右突,忽宽忽窄,蜿蜒前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还是苍天造物弄人?为什么地上运河和天上银河如此相像?

读城垣察天地,识方志知古今。张天师仔细查阅《武城县志》,发现武城县人杰地灵。还有武城县(今军屯镇)关庙村,历史曾以子游弦歌台榭而闻名。史载,弦歌台榭高九尺,方圆数百平,为孔子大弟子子游在担任武城宰(县令)时所建。子游深得孔子赏识,将东武城治理的井井有条,民风深得儒教之惠,礼乐不绝,仁爱相处。清河东武城崔氏家族,历代簪缨,甲第连绵,不仅具有较高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同时还是社会文化的领军人物。从魏晋到五代十国,官居相位的多达二十九人,更有十四位状元及第。

武城县孙伏伽,隋唐东武城人。隋朝时已考中进士,在唐朝第一次全国科举考试中,主考官将进士录取顺序进行排列,孙伏伽夺得第一,书写了“两朝进士,一朝状元”的文坛盛事。今墓地仍在西半屯镇双冢屯村北,可见武城不武,文脉甚远。

张天师又仔细察看武城地图,不禁吟诵到:

东有河,西有江,江河之间沃土壮。子游弦歌声名远,尚礼崇义治有方。崔家状元文脉长,煊赫千年官居相。伏伽进士隋唐榜,中华状元第一郎。

张天师吟罢,随从不禁问道,东有河是指东边有运河,沃野千里,一望无涯。为什么说西有江,江在何方?张天师微微一笑答道,江是清凉江,东有运河,西有清凉江。武城县域运河西和北部故城地域,是不是像轿子一样,江河当成轿杆,自古“河清海晏”,运河和清凉江两条河的名字恰恰组成“河清”二字。这里真是平原中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随从不禁点头称是,心想怪不得丞相老爷如此尊重张天师,这张天师真能看破天机。

张天师在武城县城盘桓月余,又向北行走至郑家口。在郑家口张天师提前上岸,在岸边仔细观察,本来北行的运河却在郑家口南忽然折向东方,又继续向北,宛如一条蜿蜒的长龙,成为运河第一湾,保护着郑家口免受水患。

张天师想到故城英雄辈出,与故城相关的分别有一文一武两位历史人物。

在故城县域的西北有董学村,是西汉大儒董仲舒下帷讲学之地。董仲舒在董学村(原十里长村)学习工作了三十七年,为汉武帝呈“三策”,入朝辅政。其中“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历代所推崇;“三纲五常”则明晰了家国伦理和秩序;“大一统”治国方略,更深得汉武帝赏识。可以说董仲舒的学术观念和价值取向,非常契合中国皇权制度。他将孔子学说,由民间转为正统,并奠定了孔子万世之表的历史地位。董子学说,深得家乡敬仰和尊崇,形成了故城尊孔崇儒之民风。

窦建德为故城县辛庄乡(旧漳南县柳沟河畔大庄窠)人。年轻时“重然许,喜侠节”,深得燕赵侠肝义胆之风。隋末在“高鸡泊”组织义军,反抗隋朝暴政,攻城掠地,发展义军,席卷中国北方数省,占据黄河之北大部分地区,国号称“夏”,建都洛州(今河北永年),建德称夏王。夏统治区域“境内无盗,商旅野宿”,还注重水利的兴修,后和王世充联盟,与李世民唐军作战,兵败被杀。窦建德称帝虽没有成功,但夏王成为隋朝暴政掘墓者,并且充分显现了治国谋略,成为故城县闪耀着侠肝义胆的历史名人。

《故城县志》记载,元初还有龙潭。龙潭在“县(故城镇)西三十里,曲流河”,向东拐漫滩处,属黑龙港流域。龙潭深不可测,过水时,声音洪亮,可远播几里,因此出现“响(水)沟”村名。自古民间传说,“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潭因龙存在,无论旱涝,永不干涸。

郑口是商贸重镇,是齐鲁和燕赵商贸货物集散地。在郑口一带,有龙形巨湾,水面较宽,水流缓慢,形成天然的码头,在此停泊的船只樯帆相连。张天师船行到郑口时,已是掌灯时分。暮色四合,夜光中灯光点点,像一条蜿蜒的巨龙,在河中若隐若现,一望数里,十分壮观。

张天师咏诗赞叹:

商镇奇异风光强,龙潭连着黑龙港。

郑口之湾转直向,水缓夜船呈龙像。

遥忆大儒董学堂,讲学献策安国邦。

燕风赵韵侠胆壮,建德举义千古扬。

张天师对郑口的赞美,使郑口第一湾盛名传播天下。至今郑口运河第一湾被国家注册,而且第一湾中迎水而建的挑水坝也享誉全国,当然,这是后话。

张天师行至故城镇。故城县衙座落于此,是一个坐北朝南的官衙。他对故城镇地形又查勘一番。当他拿出罗盘看方位,不看便罢,一看暗暗吃惊:县城墙四门看似与其他衙门无异,然南门直对曲阜孔庙,接运河水灵气;北门面临官道,直通北平;东西两门,分别一南一北,通道如龙爪飞腾。不觉叹道:这里文臣武将将大量出现,其官阶不少于二斗小米!真是:

县衙城墙位置强,南门直对孔庙堂。

北门拜见真龙王,东西两门龙爪翔。

文曲下凡归故乡,为官之多斗米量。

千年运河水浩荡,名列皇榜官居上。

张天师看罢故城县风水,又在武城、故城各村勘察,发现在武城、故城运河之畔,其村名深藏着许多玄机。看似不经意的村名,却深得齐鲁之风韵,体现着儒家忠孝仁爱思想。有的村名,彰显着燕赵侠义肝胆之风,有的村名则显示着贵人出世的玄妙天机。


故城明朝风水轶事

张天师将武城、故城村名联在一起,吟颂道:

龙凤兴瑞皇帝堡店良尧盛出丞相府备太子仁和东西双京南北二王文武千员众臣拱卫儒林众孝武城文脉故城立新万岁洪福天下太平

随从见张天师吟诵的文文绉绉,如坠云雾里,不知何意,不禁一脸茫然。张天师笑道,我说的都是村名,音意相联,且听我慢慢道来:

龙凤兴瑞:“龙凤”是指故城龙凤店,“兴”是郑口太兴镇,“瑞”是指瑞谷村。

皇帝宝殿:“皇”指武城黄官屯和故城前、师、贾、陆、秘五个黄村。“黄”同“皇”,取其音,谁也不敢把“皇”字明显写出来。“帝”指帝君庙,“堡店”则是窦堡店窦建德之村。

“良尧”则是武城良尧村,“盛”指武城盛树林村,“出”同“褚”,有褚庄位居武城。“丞相府备”指夏庄有丞相营,“太子仁和”,故城有太子营,武城有北仁庄,“和”同“何”,故城何庄与武城何刘屯都占“和”音。“东西双京”指在故城西北部乾位有东西京村。“南北二王”则是故城运河青罕附近南王庄、北王庄。

文武千员:文有故城大文庄、小文庄,可称“文”字;武有武城之武,武官寨之武,武庄之武;千则有千户庄在故城中部镇守,千户为世袭军职,明朝为正五品;“员”同“袁”,故城县袁庄位于古运河之畔。

“众臣拱卫”:“臣”同“陈”,故城有两个陈庄,加上武城还有三个陈庄。

儒林众孝:儒林有武城李、树、牟、郑四个儒林村,众孝是指故城有大刘、小刘、刁、秘、于5个孝子村,

万岁洪福:“万”指武城有一个万庄,故城镇东、西万庄、房庄一带也有万庄;“岁”同“隋”音,武城有隋庄,“洪福”则是武城有李、于、张三个洪屯,故城有杨福屯。

“武城文脉”是指出现众多大儒。

“故城立新”则在故城、武城多有李庄村,故城还有新庄村。

“天下太平”则是指武城天水屯、故城夏庄、太平庄之简称。

张天师说完,随从人员才恍然大悟。

张天师在武城、故城一带转了三个多月,在朱往驿找到了帝王之气北移的原因。朱往驿在故城县西北部,占据故城县域八卦方位中的“乾”位。朱往驿音为“朱王移”,清凉江向北流动,江为江山之江,帝王之气随之向北移动。

张天师是善良之人。朱往驿这一方水土,养育这方人,如果向皇帝直言“朱王移”,万一皇帝动了杀机,朱往驿将面临灭顶之灾,好在朱家天下还由朱家坐,帝王之气北移当属天意。

张天师在圣意和天意,天意和圣意中选择了几日,才到县衙对知县讲,我受当朝丞相差遣,查验了故城风水。这一带风水极佳,如果你把县城北大门封闭,南门运河灵气,与南京帝王之气相联,留存在本县,你将高官得坐,官运亨通。知县一听封城墙北门,能保自己升迁,何乐而不为,马上表示:“遵命、遵命”。

张天师告诉随从,封北门是为减缓帝王之气北行。张天师离开故城,马上回京向刘伯温复命。

故城县城北门被封十几年后,一些懂风水的就传出话来:故城、武城县的官脉、文脉让南蛮子给破了,不然故城、武城会出状元、将军,村名都取好了。现在是丞相营里没丞相,龙凤店里没龙凤,东西京村驻农人。

明朝中后期,县城北门被老鼠打了几个洞。积善忠孝之家有余庆,故城涌现了一批清廉文人、肝胆将军:故城、武城文星灿烂,故城李家父子三进士至今流传;马中锡铮铮铁骨闻朝野,《中山狼传》寓意深刻令人思;故城周世选以进士累迁,任南京兵部尚书,掌管东南沿海防卫,抗击倭寇,至今在威海、福建沿海一带仍传颂周尚书抗倭传奇;才子孙绪,弘治十二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著有《沙溪集》,部分书目被收入清朝《四库全书》;武城县“御封圣人”王道,自幼聪明好学,记忆超群,过目成诵,18岁中头名解元,22岁高中进士,官至吏部右侍郎,“御封圣人”之名盛誉朝野。

后来,燕王以“清君侧、靖国难”之名夺得皇位,将京都从南京迁往北京,应验了刘伯温帝王之气北移之说,也应验了张天师对朱往驿的诠释。封堵北门应验了燕王“靖难之役”长达三年之久,给百姓带来很大灾难。

故城明朝风水轶事,属于民间故事。既是作者闲暇写作的一个尝试,又是作者热爱家乡的真正体现,本无定论,只为说明故城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故城县沿运河150余华里,是京杭大运河流经最长的县。故城人民深得运河的灌溉之利、商贸之便和运河之水的包容滋养,形成了勤劳朴实、崇文尚武的齐鲁之韵和燕赵民风,造就了许多英雄人物,是物阜民丰的一方福地。

(更多故城轶事,敬请关注VX公众号:故城县运河文化研究会)
喜欢 惊讶
  • 打赏支付宝扫一扫
  • 打赏微信扫一扫